沙俄之所以想迫切的解決和清朝的紛爭,主要原因還是在其國內也產生了動蕩。
當時沙俄攝政王索菲亞公主正與年輕的沙皇彼得一世爭奪政權,根本無暇顧及遠東的事情。
她想要快速結束爭端,把精力都用在政鬥上。
清廷和康熙自然樂得如此。
結果就是雙方簽訂條約,結束了長達幾十年的戰爭。
然而政鬥的結果卻是彼得一世勝利,全麵掌控了沙俄的權力。
不過彼得一世也沒有撕毀條約,他的注意力主要還是放在了歐洲的戰場上。
自此沙俄和清朝之間有了短暫的和平。”
楊堅蹙眉說道:“在朕想來,以沙俄的狼子野心,遲早還是不會放過華夏這塊風水寶地的。”
任小天點點頭:“楊堅你說的沒錯,我之前也說過沙俄是割讓華夏土地最多的列強。
他們怎麼可能會放棄侵略的野心呢?
不過這會他們的確是老實了不少,因為在歐洲戰場他們的局勢並不樂觀。
彼得一世因此做出了許多的改變,不過暫時還說不到他那邊。
我接著再說康熙後來的事情吧。
解決了沙俄的隱患之後,康熙又麵臨一個很嚴峻的問題。
這個問題在他看來比沙俄要嚴重許多倍。
那就是清朝西方崛起的蒙古部落——準噶爾。”
聽到任小天提起準噶爾,一個人的臉上立馬露出了驕傲的神情。
這個人也不是彆人,正是康熙的孫子乾隆皇帝。
不過他也的確有驕傲的資格。
因為康熙、雍正兩朝都沒有解決的準噶爾部,在他手上卻被徹底平定了。
這也是乾隆的功績之一。
康熙重重歎了口氣。
正如任小天所說的一樣,現在準噶爾就是他最棘手的敵人。
劉啟不解的問道:“準噶爾不就是蒙古一個部落嗎?
何至於讓康熙如此愁眉苦臉?”
“蒙古本來就不好對付啊,何況準噶爾也出了個一代雄主噶爾丹。
他將本來鬆散的蒙古厄魯特部落捏合到了一起,建立了準噶爾汗國。
野心頗大的噶爾丹在建立汗國之後便把目標對準了蒙古同族的身上。
康熙二十七年,噶爾丹攜大軍突入喀爾喀蒙古現在的外蒙古)。
喀爾喀蒙古不敵噶爾丹,向清朝請降。
於是康熙禦駕親征,於烏蘭布通大敗準噶爾大軍。
但是噶爾丹卻逃回了汗國。
不久噶爾丹卷土重來,結果又敗給了清朝的二十萬大軍。
最後噶爾丹本人服毒自殺,他的侄子把他屍體獻給清廷投降。
然而沒多久他們就又複叛。
這時的準噶爾汗國已經達到鼎盛時期,期間他們多次擊敗清軍的圍剿。
不僅越打越強,國土也一躍達到了近七百萬平方公裡。
最後乾隆還是因為趁著準噶爾內亂,用國力硬生生的耗死了準噶爾。”
喜歡我的餐館通古代請大家收藏:()我的餐館通古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