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本就是一件不該發生的事情。
但好在繼位的雍正皇帝胤禛算是清朝數得著的明君。
也沒讓趨於崩壞的康熙晚年局勢進一步滑落深淵。
康熙你自己也得慶幸是胤禛繼位。
否則你們清朝即便不分崩離析,也好不了多少。”
康熙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他麵色深沉似水,也不知心裡在想些什麼。
任小天知道康熙此人是個極有主見的皇帝。
也沒想著憑借自己三兩句話就能說通他。
俗話說板子沒挨到自己身上之前誰也不知道疼。
大概康熙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我再接著說你下一個過失。
這第二點就是康熙在對待漢人百姓的矛盾性上。
之前我說過,康熙曾經用過多重手段籠絡人心,讓百姓承認清廷的統治。
比如說任用漢人官吏、推行一係列的喊話措施。
而且康熙也一直都在宣揚所謂的滿漢一體言論。
事實上他真的做到了嗎?我認為並沒有。
不可否認,康熙登基之後也的確讓漢人的百姓地位有了那麼一點提高。
但康熙內心中漢人的地位仍舊遠遠比不上滿人的。
甚至說康熙雖然任用漢人,內心裡卻隨時都在提防著漢人。
我舉個例子來說。
平定三藩之亂後,肆意的對漢人百姓進行血腥的屠殺。
因為在康熙看來,他們都是附逆的罪民,斷無半點可以饒恕的可能。
諸位應該還記得我曾經說過,滿清入關時曾犯過滔天的殺孽。
尤其是巴蜀之地幾乎十室九空,明末三百萬戶銳減到隻有九萬戶。
為了填補當地的人丁空缺,清廷不得不把湖廣地區的人遷移到巴蜀。
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巴蜀之地好容易恢複了一些元氣,人口也堪堪到了百萬。
可就在平定三藩的時候,康熙竟然再次將巴蜀之地屠戮一空。
這次比第一次屠蜀的時候做的更絕。
百萬人口在屠刀之下大多喪命,最後幸存下來的隻有幾萬人。”
“嘶~~~”
劉啟不禁倒吸了口涼氣。
一百萬人就這麼無辜的送了命?
秦始皇更是握緊了拳頭,目光死死的瞪向康熙。
雍正緊張的咽了口口水。
生怕下一刻皇帝們就會一擁而上,將他的父皇活活打死。
康熙麵色鐵青,卻硬生生的沒有說一句話。
任小天繼續說道:“不光是巴蜀之地。
由於吳三桂曾在湘地和贛地活動,也曾有百姓支持過他。
對此康熙對這些可疑的地區實行了無差彆清繳。
他稱賊民難分,一例殺之。
屠刀揮動之下,兩地人頭滾滾。
所到之處但見十室九空;千裡無雞鳴,白骨露於野。
平定吳三桂的老巢昆明,大軍入城之後。
因為極為痛恨首作叛亂的雲南人,康熙縱容八旗兵擄掠屠城、逼良為奴。
雲南巡撫趙良棟看不過去,上書給康熙勸諫他。
趙良棟說百姓既然已經投誠了,那就不要再殺他們了。
豈料康熙回信將趙良棟痛罵一番,然後繼續聽之任之。
而台島的鄭經也參與到了三藩之亂。
康熙為防台島再次生變,也為了斷絕台島的後援。
他強製讓沿海的百姓內遷,房屋農田儘皆燒毀。
遷徙途中的暴力致使百姓死傷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