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輕笑道:“若是郭淮不去偷襲列柳城還罷了。
若他真敢帶兵前去,那光武皇帝必然會給他幾分顏色看看。”
任小天則是插話道:“如果按照曆史既定發展。
郭淮得知張合圍困街亭之後,定然會出兵襲擊列柳城。
所以郭淮和劉秀必有一戰。”
李世民讚同的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這等良機咱們又豈能錯過?
郭淮兵力本就不如光武皇帝,列柳城吃了敗仗定然向上邽退兵。
而光武皇帝深諳用兵之道,必會派兵追擊郭淮。
屆時朕與他夾擊郭淮,則上邽可破矣。”
即便李世民如此說,諸葛亮仍舊有些擔憂。
“上邽城稱得上固若金湯,兼之郭淮指揮有方。
即便他真的在列柳城戰敗,依靠上邽城防仍能與吾等周旋月餘。
怕是那是魏帝曹叡已經又增派援兵來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若是以前,攻城戰朕或許還會有些頭疼。
但是自從認識了小天兄,攻城戰與野戰彆無二致。
諸葛丞相屆時大可自行觀之。”
其他人自然知道李世民說的是無堅不摧的火炮。
可諸葛亮不知道啊。
他聽的是一頭霧水,奈何李世民說的信誓旦旦,他也不好打擊李世民的信心。
朱元璋看著沙盤笑道:“若咱們能夠把魏國援兵擋在隴山之外,那隴西郡不足為慮。
遊楚是個識時務者,等不到援軍他自然會投降。
咱們的重心就要放在加強幾條通往隴右之路的防備力量。
等到蜀漢消化了雍涼地區之後,則大事可成矣。”
這番話可謂是一語中的。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的也正是如此。
如果蜀漢能夠成功拿下雍涼,再經過十數年的發展戰力就足以和魏國掰掰手腕了。
朱元璋的言論得到了絕大多數皇帝的讚同。
朱厚照突然出聲提醒道:“和魏國作戰時也不能放鬆了對東吳的提防。
要知道他們的名聲可向來都不好。”
說罷他還看了看人群中的孫權。
孫權頓感尷尬不已。
不過朱厚照說的也的確是個問題。
原本三國中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排在最末。
可要是蜀漢吞並了雍涼之地,那實力必然會反超東吳。
原本唇亡齒寒的盟友關係怕也會再度破裂。
任小天搖搖頭:“你說的倒也不無可能。
但東吳也絕對不會大舉入侵蜀漢。
首先東吳最大的敵人還是曹魏。
若東吳不管不顧執意攻蜀,能不能拿下來尚在兩可之間。
曹魏也絕對不會坐視蜀漢滅亡沒有動作。
當年夷陵之戰後東吳沒有繼續向西推進也正是因為曹丕在北方虎視眈眈的緣故。
再者即便是蜀漢拿下了雍涼之地,那與東吳的關係也不大。
畢竟他們雙方的矛盾主要集中在荊州。
現在荊州已經被東吳拿回去了,他們也沒有什麼理由向蜀漢出兵。
不過他們也許會沒事就惡心蜀漢一下也說不定。
畢竟身邊的窮鄰居突然暴富,擱誰都有些眼紅。”
李元吉斜了孫權一眼嗤笑道:“嗬,江東傑瑞。”
“你大爺!”
孫權不甘示弱的回懟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