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殺!該殺!”
朱棣也是橫眉倒豎。
即便你劉大夏不同意南征,那據理力爭也就是了。
以文官集團的尿性,想要勸阻住朱見深也並不是十分的困難。
你憑什麼敢隱瞞甚至焚燒朝廷的絕密文件?
不說把他放在洪武年間,就算是在永樂年間,朱棣也絕饒不了他。
任小天擺擺手:“叔,四哥,你們先冷靜一下。
劉大夏現在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而已。
用不用,殺不殺還不是你們一句話的事情麼?”
朱元璋直喘粗氣:“殺殺殺,這等庸吏不殺難道還留著過年不成?”
多少有能力的大臣朱元璋都殺過了,還在乎劉大夏這麼一個廢物?
任小天無所謂的說道:“那您回頭把他砍了也就是了。
我接著再說汪直的事情。
在大同戍邊的那幾年,是汪直最為快樂的一段時光。
邊關偏遠,不用與文官集團勾心鬥角。
遠離政治的汪直一心撲在軍事上。
他和王越連年打退前來複仇的韃靼小王子。
王越也是可以和汪直相互托付後背的親密戰友。
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發生,那他們這對組合足以保大明邊關安寧。”
皇帝朱高熾哀歎一聲:“如果把王振換成汪直,那又豈會有土木堡之事發生?”
任小天也隨之搖頭。
以汪直的能力和眼界,又如何需要攛掇朱祁鎮親征?
瓦剌也先幾萬大軍甚至都不用勞動英國公張輔出馬,汪直就足夠收拾他們了。
隻能說時也命也。
任小天深吸口氣說道:“可是好景不長,變故很快就來了。
諸位想必也都清楚宦官的權勢來源何處。”
趙煦迫不及待說道:“先生之前說過,宦官是皇權的延伸。
即便宦官的權勢再大,皇帝也隻需要一句話就能解決他們。”
隨後看向李世民補充道:“當然,大唐的宦官除外哈。”
李世民臉色一黑。
朕又不是不知道,不用你來特意說明。
任小天點點頭:“趙煦你說的不錯。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宦官絕對不可遠離皇帝。
否則將隨時會有失寵的風險。
汪直就是如此。
在邊關戍守的那幾年雖立下諸多軍功。
然數年不見麵,讓他與朱見深和萬貞兒的感情也淡薄了許多。
再加上朝中文官集團的不斷上奏,言辭激烈的抨擊汪直。
這就使得朱見深對汪直也產生了懷疑的態度。”
朱元璋聽的火大,不禁對著朱見深的腦袋就來了個暴栗。
“朱見深啊朱見深,你讓咱說你什麼好!
汪直為大明立下頗多功勞,你不繼續重用也就罷了,居然還懷疑他?
你可要知道,他隻是個閹人,能對你產生什麼威脅?”
這話說的雖然粗俗,但也十分有道理。
汪直是宦官,也就代表他無嗣。
即便他有心造反,也僥幸成功了,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最後還不是便宜了彆人?
朱見深吃痛之下告饒道:“太祖息怒,後輩知錯了。”
“叔,您也不能全怨朱見深。
那幫文人攻訐人有多厲害您又不是不知道。
死的都能讓他們給說活了。
他們一直上奏說汪直和王越勾結串聯,黨同伐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