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方麵宇文邕也沒有落下。
眾所周知士族門閥在南北朝時期是最為棘手的問題。
這些門閥大族隱匿大量土地和人丁,以躲避政府徭役兵役和稅收。
同時他們通過土地兼並的手段將農民的土地吞並,失去土地的農民隻能為奴為婢。
這無疑嚴重影響了朝廷的兵源和賦稅,那宇文邕豈能忍?
他果斷立法:凡正長隱五戶及十丁以上,隱地三頃以上者,至死。
這也是南北朝時期針對門閥士族最為嚴厲的一條律法。
還有一條,之前我也給諸位說過。
南北朝時期佛教興盛,寺院因此占有大量豐沃的土地和田產。
而且僧侶不用承擔賦稅和兵役。
這就導致了許多青壯年的勞動力成規模的湧入了寺院之中。
這樣嚴重的人口流失甚至危害比門閥士族還大。
宇文護死前宇文邕對此表現的極為淡然,甚至也依循前任皇帝禮佛。
可他親政之後就立刻開始對佛教動手了。
三武一宗滅佛運動,北周武宗宇文邕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四次滅佛裡,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手段無疑是最血腥暴戾的。
凡北魏境內的寺院全部被搗毀,佛像也全部被拆除破壞。
寺院中僧人則全部被坑殺,甚至連製造佛像的工匠、信仰佛教的平民也一律處死。
一場風波過後,一境之內,無複沙門。
然而拓跋燾死後拓跋濬繼位又頒布了複佛法詔,佛教再次興盛了起來。”
說到這裡任小天頓了頓。
隨即繼續說道:“而這四次滅佛裡,波及最廣、範圍最大的還要蜀宇文邕在位時期。
準確來說宇文邕也不單單針對佛教一家,道教和其他宗教也不能幸免。
隻是這些宗教的體量遠遠不如佛教,所以就顯得有些無關緊要了。”
柴榮頗為讚同的點了點頭。
那些個僧人不事生產、不納賦稅、霸占田產。
卻對國家沒有任何的貢獻。
難道隻靠誦經念佛就能讓契丹人不戰自退嗎?
所以他才會打定主意效仿前人進行滅佛運動。
隻是他也知道,他這次滅佛和宇文邕在位時的滅佛一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任小天口乾舌燥,端起一杯水一飲而儘:“北周北齊並存的時期,也是南北朝佛教最為興盛的時期。
僅僅北方兩國就有大小四五萬座寺院,僧侶更是多達三百餘萬。
這些僧侶嚴重影響了朝廷的賦稅和兵源。
宇文邕最終下定決心開始滅佛。
從建德三年開始,直到宇文邕去世為止。
北方約有四萬座寺院被拆除,三百萬僧侶被勒令還俗。
這無疑是大大緩解了朝廷的賦稅壓力。
也讓原本流失的良田再次得到開墾種植。
這麼說吧,沒有宇文邕的滅佛運動,也就沒有隋朝時的糧倉滿盈。”
劉邦咋舌不已。
要知道他這會全大漢的總人口才有千餘萬。
而北朝僅僅僧侶就占了大漢總人口的四成。
這些人不納賦稅,還要朝廷出錢供養。
換了是自己,自己也絕對忍不了這樣的宗教存在。
同時他又慶幸的拍了拍胸口。
好在現在佛教並沒有傳入大漢。
他還來得及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