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突然沉聲問道:“小天,我不管他是不是好皇帝。
我隻想知道他對漢人百姓如何。
如果他是那種大搞漢胡對立的皇帝,倒不如讓楊堅趁早篡了他的位。”
任小天搖搖頭道:“宇文邕還真不是那種皇帝。
其實從五胡十六國時已經有的國家開始逐步漢化了。
像劉淵、苻堅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而北魏從孝文帝拓跋宏大規模漢化之後,即便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也都沒有停下漢化的腳步。
到了北周時期漢化更是進一步推行。
儘管北周國內仍舊保持著一部分鮮卑人的習俗,但終歸對朝廷和百姓影響不大。
宇文邕本人更是對漢人沒有什麼歧視的態度。
反觀北齊那邊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劉邦一愣:“這話怎麼說?”
“其實論起漢化程度來說,北齊應該比北周更為深入。
你們也知道,高家本來就是鮮卑化的漢人,這與宇文家是漢化的鮮卑人截然相反。
所以北齊國內的政治體製漢化程度非常之高,這是北周無法與之比擬的。
然而北齊國內存在一股十分矛盾的風氣。
那就是以晉陽勳貴為代表的朝廷上層對漢化都很排斥。
這就導致北齊朝廷內的漢人官員地位很低。
甚至還有韓鳳這種鮮卑化漢人,公開辱罵漢族士大夫。
高歡高澄時期繼承北魏繼續推行漢化。
可到了高洋高演高湛高緯時期,反而開始逆流而上進行鮮卑化。”
李世民搖頭說道:“朕以為不是高洋不想繼續漢化,實在是他沒有高歡和高澄的那個能力。
換句話說就是他鎮不住晉陽勳貴。
晉陽武官勳貴明顯要蓋過鄴城文官集團。
高德政曾力勸高洋要重用漢人士大夫,反而被高洋所殺。
至於後麵那幾個人,已經明顯不把自己當成是漢人了。”
“世民兄說的一點不錯。
北齊的漢化之所以這麼矛盾,主要還是因為晉陽和鄴城激烈鬥爭政治格局導致的。
歸根結底還是政治鬥爭,可這就苦了下層的漢人百姓了。
連朝廷高層都否認漢人,那他們還能有什麼好日子過?
後世所謂的一文漢,也就是大規模出現在北齊時期的。”
劉啟好奇道:“什麼是一文漢?”
任小天解釋道:“顧名思義就是說漢人隻值一文錢,可以隨意買賣。”
劉啟勃然大怒:“好膽!”
任小天輕笑道:“北齊國內上下就是這麼一股風氣,你覺得他們還能好的了嗎?
要不然怎麼國力日弱,被北周所滅呢?
北周國內的漢化雖然沒有那麼的深入,但勝在穩定。
而且北周統治者沒有過分追求強烈的漢化。
宇文泰時期注重於關隴化,而宇文邕則是注重於華夏化。
也就是說沒有胡漢之分,國內百姓都是華夏人。”
劉邦微微點頭:“如此來看,那宇文邕倒也不是個歧視漢人的皇帝。
也罷,小天你就救他一救吧。”
宇文邕一把拉住任小天的手:“先生真有救朕性命的辦法?”
朱厚照則是好奇的問道:“先生,那宇文邕到底是怎麼死的?
你剛才不是說你們後世已經查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