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隨即任小天又問道:“朱高煦是一人前往還是帶上了其他人?”
之所以這麼問,任小天其實也是出於對朱高煦的擔心。
誠然,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貢獻甚多。
但他還是更長於戰場拚殺,而非大局的謀劃。
任小天真怕他突然熱血上腦,不管不顧的殺到倭國的腹地。
就算他能夠全身而退,帶去的明軍也會損失慘重。
朱厚熜連連搖頭:“漢王並非孤身前往,實際上他讓朕下了幾道聖旨。
從各地征調了幾名將軍一同出發的。”
任小天愣了一下問道:“他都叫上了誰?”
朱厚熜掰著手指算了一下:“待朕想想..
嗯,有戚繼光、俞大猷、譚綸、劉顯...”
任小天抬手打斷了朱厚熜的話:“好了好了,我明白了。
高煦這家夥還真是學聰明了啊。”
劉詢不解的問道:“先生這話什麼意思?”
任小天笑著解釋道:“高煦帶去的都是在明朝抗倭戰爭中戰功赫赫的將軍。
尤其是戚繼光將軍,那可是倭國人的大克星。
他自創的鴛鴦陣把倭國人殺的哭爹喊娘。
在閩地抗倭時將當地的倭寇一掃而空。
高煦把戚繼光將軍帶去,那我就放心多了。”
劉詢聽的連連點頭。
不料趙煦再次說道:“遠渡重洋作戰和在華夏本土作戰不一樣啊。
或許戚繼光隻是因為熟悉當地的地形,這才能剿滅倭寇。
但倭國地勢他並不熟悉,恐怕打起仗來也不會那麼輕鬆吧?”
任小天微微搖頭:“那你可是小看了戚繼光將軍了。
他最擅長的就是變通,絕不是那種隻會用一種戰術的死板之人。
我相信到了倭國他也能夠因地製宜,想出克製倭國人的辦法來。
更何況高煦他們還有火炮加持,對付倭國人就更加容易了。”
趙煦疑惑道:“先生為何說的如此言辭鑿鑿?”
“我這可不是瞎說,事實上在掃清倭寇威脅之後戚繼光將軍還曾進去往北境駐防。
而那時麵對的敵人是與倭寇完全不同的蒙古朵顏三衛。
雖然戚繼光將軍在薊鎮的主要任務是練兵和防禦蒙古入侵,沒有遭遇過大規模戰爭。
但數次和朵顏三衛的小規模衝突都是以戚繼光大勝而告終。
我說句主觀的話,若是戚繼光將軍主動出擊,戰績未必就會比衛霍差出去多少。
甚至把戚繼光將軍換去遼東任職,後來大明的結局可能都會不一樣。”
遼東李成梁是與戚繼光同期的將領。
不說二人的能力孰高孰低。
李成梁在遼東養寇自重最終導致尾大不掉、女真崛起這件事的確是他的汙點之一。
但如果是換成戚繼光,以他的性格是決計做不出這種事情來的。
可惜鼎力支持戚繼光的張居正死後,連帶著戚繼光本人也被萬曆皇帝朱翊鈞清算。
最終戚繼光落得個晚年淒涼,家徒四壁,甚至連看病抓藥的錢都拿不出的境地。
這一點與左右逢源、混的風生水起的李成梁截然相反。
朱常洛默默地點了點頭:“戚武莊者,大才也。武莊是萬曆末年朱翊鈞拗不過大臣,無奈才追封的諡號)”
本來他就有意為戚繼光正名,可惜他還沒來得及做就暴斃了。
不過現在他身體得以康複,為戚繼光正名之事也已經提上了日程。
史實是天啟初年,天啟皇帝朱由校通過了為戚繼光正名平反的上疏,並且改諡戚繼光為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