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天止住笑容說道:“這裡趙恒也是挺雞賊的。
他囑咐下去,商人和遼國交易時隻能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
而遼國則可以拿白銀換取宋朝商人的貨物。
這樣一來,白銀又源源不斷的湧入了宋朝境內。”
朱元璋笑道:“如此來看,趙恒更適合做個商人而非皇帝。”
任小天聳聳肩說道:“那可真說不好。
趙恒要是生在後世,說不得也能成個經濟學家呢。”
“先生,你還是沒有解答朕的疑惑。
遼國人獲取歲幣之後為什麼會遵守諾言?
難道他們就不會貪圖宋朝的富饒,進一步加強侵略嗎?”
劉詢依舊不解的看向任小天問道。
任小天轉頭說道:“一紙盟約的確沒有多大的束縛力。
在盟約簽訂之後,雙方也曾經發生過短暫的、小規模的衝突。
但是卻沒有直接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從這一點來看,遼國的確是遵守了盟約。
這裡麵原因比較複雜,我隻能把我的理解說給你聽。”
劉詢立刻點了點頭。
“首先遼國經曆澶州之戰後,自身折損不少這是不爭的事實。
蕭綽的地位自然受到了衝擊,再加上遼聖宗年紀過小。
國內的反對黨自然要趁這個機會攻訐蕭綽。
所以她隻能擱置戰爭,專心轉向國內的事務。
其次遼國經過不斷地漢化,以及和宋朝的開放互市。
他們發現不用通過侵略也能獲取所需要的資源。
於是他們也不願意再次卷入戰火之中。”
聽完任小天的話,劉詢恍然的點了點頭。
李元吉咧嘴一笑:“要是按小天兄你這麼說。
趙恒這個人雖然慫了點,但是澶淵之盟倒是對宋朝益處頗多啊。”
任小天笑了笑說道:“我說這些也隻是想闡明澶淵之盟並非是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而已。
但這也不代表澶淵之盟對宋朝就都是好處。
實則這份條約也是有利有弊吧。”
李元吉立刻追問道:“那壞處是什麼呢?”
任小天正色道:“第一當然是開了一個不好的頭了。
雖然這份條約還算平等,但是後來南宋簽訂紹興和議那可就是不平等條約了。
反正有了澶淵之盟的“珠玉在前”,完顏構這家夥也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第二就是因為戰爭減少,導致武將的地位進一步下降。
文官大臣逐漸獲得了西府樞密院的掌控權。
這樣會發生什麼事也不用我再多說。
第三,由於軍費削減導致軍備廢弛。
宰相王安石曾經說過真宗、仁宗、神宗三朝忘戰去兵。
偌大一個宋朝,除了陝軍之外基本都沒有多少的戰鬥力。
不過遼國那邊也差不多就是了。
甚至他們的戰鬥力比宋朝下降的更快。
以至於拿連迅速崛起的女真人都沒有辦法。
要不說他們是兄弟之國呢,連這方麵都要一較高低。”
趙恒對此提出了反對的意見:“不打仗難道不是好事嗎?
這樣朝廷不用承擔巨額的軍費,百姓也不用參軍打仗。
大宋更不會陷入到戰亂之中。
更何況國家的強大也不止在軍事上吧?
窮兵黷武反而對國家不利啊。
《司馬法》有雲,國雖大,好戰必亡啊!”
任小天嗤笑一聲:“怎麼著?你看書隻看前半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