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甘心的張格爾並沒有放棄。
在浩罕汗國的支持下,他又先後發動了多次叛亂。
人數也從最初的幾百人發展為裹挾了十餘萬之眾的亂軍。
道光皇帝為了平定這次叛亂也是不遺餘力。
然而平叛之路也沒有那麼順利。
前後綿延了七八年之久,耗費一千多萬兩白銀的軍費才勉強將張格爾叛亂鎮壓下去。”
乾隆聞言頓時氣的臉色鐵青。
當年他耗費了三年之久,好容易才把大小和卓給平定了。
結果現在大和卓的孫子又跑出來作妖?
早知道這樣就該把他們滿門滅儘!
任小天繼續說道:“張格爾的叛亂就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一樣。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粵地的黎民、湘地的瑤民以及川地的土著先後發動起義。
雖然都很快被鎮壓下去,但起義已經如燎原之火開始席卷華夏大地。”
道光皇帝麵露疲憊之色:“先生,朕自認待他們不薄。
然而這些土著貪得無厭,無論朕怎麼安撫他們都無用。”
任小天嗤笑道:“待他們不薄?虧你能說的出口!
如果不是忍不了苛捐雜稅,誰願意冒著被殺頭的風險去造反?
曆朝曆代的農民起義,哪個不是被逼到了沒有活路?
你說你待他們不薄,那你又可曾親眼見過他們過著什麼樣的日子?”
誠然,農民起義中或許存在那麼幾個陰謀家在背後策動。
但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誰又願意放著好日子不過,走到造反的絕路上?
道光頓時啞口無言。
是啊,他知道的情況都是下麵的官員反饋上來的。
官字兩張嘴,事情是什麼樣還不是由得他們說?
皇帝久坐廟堂,又哪裡能看見真實情況?
可隨即道光皇帝又囁喏道:“朕也想過許多的辦法去改善民生了啊。
先生你也不能把問題的源頭都扣在朕的身上。”
任小天失笑道:“我什麼時候把所有的問題都扣在你身上了?
你說的不錯,你也的確想過許多的辦法來改變這一切。
但我又要問你了,這些事情你真的堅持下去了嗎?”
道光又被這個尖銳的問題給噎住了。
正如任小天說的一樣。
他的確想過許多對策來解決大清的困境。
但是每每付諸行動時都會遭到層層的反對和抵抗。
無奈之下他隻能放棄,然後再去想另一個辦法。
“說到底你這個人還是沒有魄力和勇氣。
你也不是不知道問題的症結在哪兒。
可你卻無法堅持下去,到了後來乾脆就視而不見了。”
曆史上哪次改革不是伴隨著血雨腥風?
如果當權者沒有那個定力和勇氣的話,那改革也根本無從談起。
就算當年飽受詬病的宋神宗改革,王安石那些新黨也是被宋神宗賦予了很大的權利的。
顯然,道光皇帝連宋神宗都比不上。
剛剛遇到困難,他那邊就畏縮不前了。
強如雍正,改革時麵臨的阻力也是非常之大。
但是雍正卻能咬牙堅持下來。
但凡道光能有雍正一半的魄力,他的改革也不至於全部流於表麵。
任小天又補充了一句:“當然了,以你現在的情況即便是改革成功也不一定就能挽救什麼。”
道光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
合著你說了這麼多,到最後也還是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