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自救(一)_沉年舊事之生於60年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8章 自救(一)(1 / 1)

村裡的赤腳醫生這兩天很忙,腳不沾地的,28號早上房子倒了的,受傷的人有的很嚴重,除了打針吃藥,也沒彆的好方法,隻能多去觀察,儘量去做點能做的事情;斷胳膊斷腿的,也先用直溜點的棍子綁起來,彆再傷著。

這兩天有人打水,說井水很渾,開始擔心安全問題,革委會主任又找到赤腳醫生,請他幫忙檢查。

赤腳醫生拎著水桶來到水井旁,搖上一桶水,仔細觀察井水的顏色,他發現井水確實變得非常渾濁,黃糊糊的,好像泥湯子。

他用手指蘸了一點井水,聞了聞,但沒有發現異味,不過他知道這並不代表井水就是安全的。他跟革委會主任建議,讓大家提前備水,沉澱兩天後再用,喝之前一定要燒開,不能像之前喝生水,如果有人拉肚子,一定要上報給革委會,防止有傳染病發生。

革委會主任找人四處宣傳,人們又多了項艱巨的任務備水,燒開,有不舒服的立刻上報革委會,防止傳染病。

因為沒有其他溝通渠道,革委會的人組織村民實施自救,生產隊和大隊的物資可以登記後領用,但是必須先儘量優先那些有傷員、病人的家庭領取、使用,然後是真的窮困到無東西可用的人家,最後是普通人家。

其實生產隊和大隊物資有限,沒等傷員和病人家庭領完,隊部就都空了,於是大家又開始相互尋找,相互幫忙。

連續過了兩天“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後,人們發現沒死成,還得活著!

想活著,就得挖廢墟,把本不富裕的物資都挖出來,另外得想法加固窩棚,因為這兩天雨斷斷續續的在下,偶爾還有小的餘震在晃動。

於是每家每戶,都變成了從廢墟中找石頭、磚頭、瓦片,椽子、檁子和過梁更不用提了,連蘆葦璉和草簾子都單獨放在一邊,總之是但凡將來能用的到的,都分門彆類的單獨放在自家廢墟旁邊。

不過誰家沒了糧食的,和鄰居吱一聲,還是可以合起來一起吃飯的,飯已經不是純糧食的,是加了野菜的團團或西湯,但是總能混個飽。

有人偷偷的采一點紅薯的嫩藤拿回家,不過沒人死乞白賴的管了,看青的人也忙著扒廢墟、找東西,總歸是要活著的,不管用什麼方式。

好像過了一周,也許多,也許少,大家已經沒了時間的概念,頂多就是天亮了,不管太陽出來與否,都是一天的開始,天黑了,窩在窩棚裡睡就是。

白天,扒廢墟,扒完自家的,再幫彆人扒,都扒完了,扒沒主的,不閒著。

有一天,革委會按照他們了解的情況,開始發放救災物資,有帳篷、油氈、塑料布、竹竿,有被子、毯子、盆、鍋等,還有掛麵、麵包、壓縮餅乾什麼的,我們那條街,發到的東西不多,鄒元慶家最多,被子、毯子、塑料布還有吃的一堆,其他人家有的給點掛麵,有的給點壓縮餅乾。

我家、二叔家、張老太太家、家都沒收到,毛都沒有。

人是私心的,任何人都有,也能理解,不過接受度就天差地彆了。

隻是當我們不得不麵對不能改變的現實的時候,隻有當做不在意,或者假裝不在意,除非不想活了。但是好死不如賴活著,誰願意情願赴死?

我家和二叔家的窩棚拆了,重新搭了一遍,把所有的檁子、椽子都用上了,形成一個四方的小房子一樣的,兩個板櫃都搬出來了,放窩棚邊上,當做牆,不過櫃子的最外麵用乾草秸子扇好,防止澆濕了;中間把四個門板都搭起來了,我們五口人能擠下,二叔家也是,五口人擠在四個門板上。

窩棚上麵,除了最初的席子,上麵用乾草秸子跺了一層,最上麵覆蓋的是從地裡割來的“萬根草”(此處為發音),長長的寬寬的葉子很能遮雨。

外婆家的窩棚,父親帶著姐姐也去整理了一遍,外公擔心他的“壽材”被雨淋,父親幫他也用草扇好了。

父親還給外婆搭了一個土灶,方便做飯用。

二舅舅沒上班,一直在家,他幫忙照看外婆外公,我們大家還是比較放心的。

慢慢的,通電了,各種通知也來了,受傷的人被拉走去治療了,鄒元慶家的娘倆也是被拉走了,但是據說沒在一起,聽說明香去了河南,她娘去了津市。

其他的我認識的人,應該沒有受傷的了。

於是,我們這些人,天天的看著天亮,吃飯,撿石頭,篩細沙,打草

日子慢慢的過著,不管平順還是坎坷,隻要喘著氣。

我們打草分成好幾部分,喂豬的草,不能將或(將就),因為出了問題是自家承擔後果的;二是曬乾了交給生產隊換工分或錢的草,這個也不能不好,但是可以第二好,不能不好的原因是收草的人如果說不要,那麼這個草就廢了,換不了工分換不了錢,燒了又太不值得了;第三四那種“萬根草”,可以曬乾了打簾子或當葦鏈放房頂用,這個草好打,很多,但是會割傷手;第五種就是隨便的草,拿來曬乾剁碎,和黏土混合起來和泥用,很結實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草背回家,得趁天氣好晾乾,及時收起來,保存好,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不行的。

張老太太一直表揚我和姐姐能乾,她家的那倆孫子孫子隻能到處玩。其實是兩個孩子沒心情,他們的母親在市裡住,一直沒有任何消息,他們又回不去,隻能等著,因此倆人就到處溜達,在附近串各家的窩棚玩。

張英和鄒樹芬玩的多,而張英的哥哥張安則和鄒樹芬的二哥鄒樹平玩的比較好,或許是因為年齡相仿,也或許因為他們都可以不乾活。

家的活,基本上都是、鄒香蘭、鄒樹林做,而的父親、媳婦、下麵兩個孩子,都是悠閒的“過日子”的人。

現在地裡的植被太茂密,地裡的蜥蜴越來越不好逮了,於是我們有空就在中午的時候,用自製的黏膠去樹行裡粘知了。

樹行裡的知了在中午時分最為活躍,它們的叫聲在整個樹林中知啦知啦的回蕩。我們小心翼翼地穿梭在樹林之間,尋找著合適的目標。

黏膠是把蔥葉從中間劈開形成一片,卷在竹竿的頂頭,用細繩固定住,再在牆角或嘎啦裡尋找蜘蛛網,把蜘蛛網纏繞到卷好蔥葉的竹竿上而成的,我們高舉著細長的竹竿上,然後悄悄地接近知了棲息的樹枝,再輕輕地將竹竿伸過去,讓黏膠接觸到知了的翅膀,他就飛不走了,然後我們將黏住的知了用草葉拴上,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一個中午,好的時候,能粘十幾二十個知了。

我家的知了是喂雞的,有人會把知了燒著吃,聽說也很香,但是我家都不敢吃。

大平和二青走的比我們遠,每次都會粘好多,拿回來後用火烤,給二嬸嬸和三星吃,二嬸嬸說好吃,我和姐姐還有母親還是不敢吃。

或許這個夏季粘知了、烤知了是唯一讓我們放鬆和留下美好的事情了。

喜歡沉年舊事之生於60年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沉年舊事之生於60年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福寶懂獸語,輕鬆帶飛紈絝爹地 藍鴞之戀 飲馬邊疆,從塞北一小卒開始 混沌斬天刀 仙尊洛九天 來世之後的複仇 洪荒:我,先天葫蘆藤,開局暴打三清! 重回90:我靠薅鵝毛發家啦! 渣夫還跪呢,夫人被京圈大佬拉去領證了 野欲誘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