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一到京中,先進宮給皇帝皇後請安。皇帝並不喜歡這個兒子,都沒有特意為他騰出半天時間來,二皇子在天極宮等候了半天,也沒見著皇帝,宮人隻說皇帝正忙著見大臣。皇帝命人傳話給二皇子,要他先去見皇後。
二皇子沒有辦法,隻能先去皇後那裡。
顧皇後見了齊王,就問了他在平州的生活,又問他王妃如何。齊王一一答了。
二皇子的生母與顧皇後從前一樣,都是太子良娣。隻是後來顧皇後受寵越深,二皇子的母親卻漸漸失寵。等到皇帝登基,顧皇後貴為皇後,二皇子的母親不久之後病死了。
二皇子生得不如太子俊美,但也算端正,而且頗有文采,他自己就最喜京中的文風。許多文壇人物都住在京中,對二皇子來說,這比什麼都強。
不論在平州也好,還是在京中也好,皇子都不缺錢。因此平州的海上便利,對平王來說,不算什麼,反而是一出門就看到碼頭上集市上各種各樣樣的人讓他頭疼。
他隻想回到京中。他自小在京中長大,京中與平州相比,才是不折不扣的當世第一繁華大城。
齊王此次回來和以往一樣,帶了許多東西來,疏通宮中,打點關係,想讓皇帝惻隱心起,放他回京中,至少也要離京中近一些。
齊王給皇帝和太子帶了許多東西自不必提,給顧皇後和安平公主也帶了許多東西。
他還特意給顧皇後帶了一麵巨大的鏡子,極其精美,鏡麵清晰。宮人抬上來給顧皇後過目。顧皇後看著鏡中的自己,不動聲色挑挑眉毛——鏡子太清楚了,反而讓她看清楚自己的老態。她揮揮手讓宮人把鏡子搬下去。
顧皇後想了想,才道“二郎,你父皇最近十分繁忙。丹支邪的使臣又要來京了。這事情是一樁接一樁的。你年紀不小了,該讓父皇省心些。”
齊王立刻道“兒臣在平州,十分思念父皇。整日隻是掛念父皇母後。”他拿出一副好兒子的樣子,說著說著就要哭。
顧皇後立刻製止他“好了好了。你的心意你父皇與我都知道。”
齊王這一套都來了好幾回了。顧皇後也要拿他沒辦法了,隻能把他先打發走。
齊王又在宮裡送了一圈禮。安平等幾個公主都收到了。
安平收了一大匣子珍珠,各式螺鈿嵌金盒子,還有香料,珊瑚和玳瑁首飾。
這些東西她已經有不少了,隻有新做的盒子讓她最喜歡。她將東西分了不少給伴讀。
清沅得到珍珠和玳瑁,都是上等品相——齊王選的當然都是好東西,不會以次充好。
安平分禮物的時候就感慨道“不知道二哥為什麼這麼想回來,在平州海邊有什麼不好,還能親自出海。”
在她看來,這太快活了。她在懿光園住了好幾年,漸漸也住膩了。
齊王晚間的時候才見到皇帝。皇帝還怪顧皇後對齊王太溫柔了。他對齊王訓誡了一番,齊王見皇帝心緒不好,不敢直說對封地的不滿,想回京中的話。隻說是回來探親的。
皇帝淡淡道“你心中掛念朕和皇後,有孝心就足夠了。隻是來回一趟,路途遙遠,你又是奢侈享樂慣了,每每來京一次,都開銷甚巨。所以今次不要在京中久留了,見過親朋,就早些準備回去。”
齊王剛到,皇帝已經催他回去了。
齊王無奈,隻能口頭上答應了。
次日齊王在宮外會客,還見了燕王蕭廣逸。他與蕭廣逸感情雖不算特彆深厚,但從來沒有矛盾,大體上還是和睦的。在宮外見到弟弟,齊王亦是感慨。
他與燕王喝了酒,不由就吐露了幾句心聲,道“你知道我是最不喜乘船的,一在船上就暈。到了平州,有什麼好?看著海浪心驚,吹了海風頭疼,再住幾年……我的壽命都要減了……”
燕王隻是默默聽著。
說來奇怪,這似乎就是皇帝皇後的目的,就是要除了太子之外的兒子不痛快。
齊王厭海,他們就把齊王扔海邊去。他上輩子文弱又不喜紛爭,他們就把他扔西境去。為的就是要折磨他們。
齊王說著說著,又覺得這話有些不妥,還好燕王向來沉默寡言,不愛搬弄是非。齊王住了嘴,又歎了一口氣道“哥哥失態了……”
蕭廣逸不用宮人,親自為他斟酒,道“二哥,你在宮中要謹言慎行。”
他在提醒齊王。
齊王唔了一聲,隻當燕王是說他這抱怨的話不能隨便說。他又道“你聽哥哥說,一定要巴結好皇後。將來才好尋塊山清水秀的地方做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