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的鑒寶人生!
麵對著蘇淩柔的好奇詢問,明掌櫃和譚盛都沒說話。
反倒含笑看向了唐彥,靜等著唐彥解釋。
顯然,這倆老家夥仍然存著考較之意,想要試探唐彥是否識得這件寶貝。
貨賣識家。
如果唐彥都不認識這件寶貝,那接下來的交流便沒了意義。
將寶貝托付給萬寶軒拍賣,那也是明珠蒙塵。
譚盛明知明掌櫃是渝城最大古玩店的負責人,卻不肯將這件寶貝存放在通寶閣處理。
這無疑表明了譚盛想給這件寶貝找一位懂它的買家。
唐彥如果不認識這件寶貝,那麼上拍的時候,萬寶軒肯定也介紹不了什麼出來,拍賣時也會稀裡糊塗。
到時候的拍客,隻怕很容易渾水摸魚撿漏。
如果是這樣的結局,那不如繼續留在自己手中,留待有緣人。
兩世為人,唐彥哪會看不破譚盛的想法。
但他沒惱怒,抱著妞妞的唐彥目光掃了一眼桌麵鋪展不開的寬敞絹織品,隨即看向蘇淩柔淡然笑道“蘇總聽說過緙絲嗎?”
“當然!”
蘇淩柔一怔,唐彥不答反問,讓她有些狐疑。
但作為蜀繡傳人,蘇淩柔自小接觸絹織品,哪會沒有聽說緙絲。
“緙kè絲,又稱‘刻絲’,這是我們國內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是中國絲織業中最傳統的一種挑經顯緯,極具欣賞裝飾性的絲織品。”
雖有狐疑,但蘇淩柔還是一五一十的回答道“自宋元以來,這種絲織品便一直是皇家禦用織物之一,常用以織造帝後服飾、禦真和摹緙名人書畫。”
禦真,是指古代封建君主死後要立牌位在太廟享受祭祀時,牌位後麵會有曆代君主的畫像,其畫像就被稱為禦真。
稱為‘禦真’是對先王的尊敬。
普通人或者官宦貴族的畫像也稱‘真’。
‘真‘往往是正麵比較嚴肅莊重的人物畫像。
這種文化傳承隨著中國封建帝製戲劇化的瞬間覆滅,也漸漸被人遺忘。
不過在韓國、日本、朝鮮等國,這種稱呼仍有沿用或保存。
“緙絲因為織造過程十分講究,技藝要求特彆高,細微處也極其嚴格。所以從古至今,成品極少,市麵價值便也很是昂貴。”
蘇淩柔不做停歇,娓娓道來“因此,古時候便常有‘一寸緙絲一寸金’和‘織中之聖’的盛名。”
“緙絲技藝流傳至今,國內傳人已經所剩不多。現如今仍有傳承的,多在蘇州那邊。”
“所以國家於2006年5月,將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後又在2009年9月,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代表性的傳承人有王金山、王嘉良、王建江、吳文康等大師。”
講得挺全麵的……
唐彥、譚盛和明掌櫃紛紛頷首,不愧是蜀繡傳人。
同為國內頂級絹織品傳人,蘇淩柔對緙絲的了解無疑也很深。
而看到唐彥他們紛紛頷首讚賞時,蘇淩柔迅速反應過來,隨即看向麵前辦公桌鋪展不開的絹織品驚道“這份織品,便是緙絲織品?”
“結、摜(guàn)、勾、戧(qiāng)……是了是了,這是緙絲織品必不可少的四個基本織造技法。”
蘇淩柔戴起手套,捏起織品一角仔細辨認後,隨即恍然大悟。
但凡了解緙絲織品的人,便都會知道,無論是什麼緙絲織品,結、摜、勾、戧這四個基本技法是絕對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