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的鑒寶人生!
“除了從顏色來辨彆之外,還可以從經被上的織法、質地、以及文字分辨。”
唐彥一五一十的坦然講述“乾隆皇帝這套經被,乃是西藏活佛進貢,織造時采用的材料是以藏羚羊羊絨、獐子絨和真絲混合緙絲而織成的。”
“而慈禧那套,則多以緙絲織造,所用材料品質,遠不及乾隆帝。並且,彼此曆代不同,文字鐫刻風格也是各不相同的。”
“另外,諸位請看,這套經被上麵有鐫刻著‘左腳掌’、‘右腳掌’、‘左肩’、‘右肩’等字樣。”
一邊說著,唐彥一邊抬手指著經被,引導著譚盛和明掌櫃他們的注意力“這套經乃是由西藏活佛於乾隆八十歲大壽時特彆進貢的,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這套經被,乃是為乾隆帝量身織造。因此,經被上特彆標注著這些字跡,赫然跟乾隆帝的身材十分符合的。”
“據史記載,乾隆帝身材高大,足有一米八的個子。而慈禧……”
話沒說完,但後續的意思,不說卻也明白。
譚盛和明掌櫃對視一眼,皆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讚賞之色。
果然!
他們沒有找錯人,不負所望。
蘇淩柔目光打量著譚盛和明掌櫃二人,看到對方二人眼中的讚賞之色,她便知道,唐彥所言,沒有虛假。
呼……
意識到這點,蘇淩柔不禁暗舒了口氣,心中也是倍感慶幸。
自己當初的一時興起,居然真的撞了大運,撿到了唐彥這樣的寶貝。
“唐小友,好眼力!好本領!”
唏噓了一會兒,譚盛才向著唐彥抱拳,由衷的稱讚“這套經被,確實是乾隆帝所屬無誤。”
果然!
對方是知道這套經被的底細的。
唐彥猶記得,有關這套經被的事跡,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被人反複發掘過。
早於2008年前,就已經知曉了這套經被的底細。
提及這套經被,就不得不提起一段有趣的往事。
緙絲陀羅尼經被作為大清帝後的陪葬品,怎麼會被人發掘出來的呢?
這事兒皆因為一個人。
民國軍閥孫殿英。
孫殿英生於1889年,死於1947年,字魁元,豫省永城人。
早在1928年的時候,孫殿英所部軍費緊張,嚴重缺錢。
於是,他便效仿起了東漢末年的曹操。
安排‘摸金校尉’,尋墓盜寶,以充軍資。
民國續於清宮之後,兩朝時代相隔不遠。
清宮庭覆滅,但清宮陵墓卻是完好無損,未遭破壞。
於是,生起尋墓盜寶的孫殿英,直接炸了清宮皇陵。
當然,主要盜取的皇陵,還是以慈禧的定陵,和乾隆的裕陵。
然後從墓陵之中,將慈禧和乾隆的陪葬珍寶全都一掃而空。
而孫殿英這個人行伍出身,並沒有文化,所以完全不認得緙絲陀羅尼經被,也不知道這些經被的珍貴之處。
因此,盜寶之時,隻是將陪葬的金銀珠寶、陶瓷玉器等尋常寶貝收刮走了。
如名人字畫這些,都是直接糟蹋掉,毀於一旦。
而緙絲陀羅尼經被則被棄如敝履,隨手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