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請明掌櫃做個公證。
免得唐彥自己報的價,讓鐘慶安不滿意,從而覺得他獅子大開口。
明掌櫃作為通寶閣的掌櫃,從業幾十年,對行情無疑再了解不過了。
因此,明掌櫃開的價,無疑是極公平的。
而看明掌櫃和鐘慶安之間的談話,彼此二人顯然也是交集不淺的。
這樣由明掌櫃估價,也能讓鐘慶安心服口服。
彆看隻是一句話之差,但卻能省去諸多麻煩呢。
明掌櫃和鐘慶安都是久經商場的人,哪個不是人精?
唐彥這番作為,難逃二人的法眼。
但二人卻沒有絲毫的羞怒,反倒看向唐彥的眼神,愈發讚賞。
唐彥的這種行為,乃是會處事的表現。
有本事,還會處事。
這樣的年輕人,可不多咯。
鐘慶安對唐彥的印象,好感倍增。
“既然唐小友抬舉,那明某人就托大,說個數出來,慶安,你參考參考。”明掌櫃欣然笑道。
“慶安自然是信得過明老的。”鐘慶安連忙笑道。
“好……”
明掌櫃欣然一笑,隨即沉吟道“剛才慶安也親自上手看過了,這物件兒的品相,無疑是極好的。”
“另外,慶安應該也有注意到,這款的款識,乃是唐英的雅號。不知道慶安可知道,這是何緣由?”
知道唐窯,鐘慶安自然也知道,唐英雅號蝸寄。
“請明老指教!”鐘慶安拱手道。
唐窯作品,傳世不少,市麵也有流通。
但流通的唐窯,所留款識都是寫年款。
像這種以唐英雅號為款識的,鐘慶安從沒見過。
在鐘慶安的請教下,明掌櫃撫須一笑“蝸寄,乃是唐英的雅號。以其雅號為款識,這是因為這類瓷器,乃是由唐英親手燒製,且自用的。”
“嘶!”
鐘慶安恍然,不由吸了口氣。
難怪明掌櫃先前那麼震動,會確認唐彥是否真的打算出手。
唐英自製自用的唐窯,市麵絕無僅有。
至少,鐘慶安玩收藏十幾年,從沒見過。
毫無疑問,這樣的背景,將昭示著這隻唐窯瓷盤的價格,將會比其他唐窯更高。
唐英乃是陶瓷界的一代宗師,他所自製自用的作品,意義重大。
一來具備豐厚的人文曆史背景,二來傳世量必然不多。
物以稀為貴,其價值自然就不低了。
“那明老以為,該多少價合適?”鐘慶安認真請教起來。
“嗯……”
明掌櫃沉吟了下,隨即肅然道“唐窯作品,近些年市場行情一路有走高的趨勢,因為流通量少,所以每逢出現,價格都居高不下。”
“再加之這一件乃唐英自製自用的,意義不凡,市價難免會再度偏高。不過,因為有缺,壞了品相,多少又有些美中不足。”
“如果換做我們通寶閣正常收購的話,這件明某人出價大約會在一百五十萬到兩百萬之間。但如果是出手的話,價格則不會低於兩百五十萬。”
說到這裡,明掌櫃笑了笑“當然,寶貝這種東西,因人而異。愛好的,自然是不吝嗇價格。不愛的,自然便會有所苛刻……”
話到這裡,就此結束。
但話中意思,卻已經表明。
具體多少價,還得鐘慶安自己拿主意。
價高價低,就看他興趣大小了。
而對明掌櫃說的價,唐彥也沒反駁,對方所說的價格,很公正,都是符合市場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