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這兩個字,周建安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了。
不對,他若是沒記錯的話,似乎不久之前才聽過。
那就是上一次周北來的時候。
韃子堅持不下去了,遼東明軍雖然沒有什麼大動作,但是小動作那是一點都沒停過的。
建奴遼東的領地也一步一步的被蠶食。
至少周建安目前知道的,整個盛京城至赫圖阿拉依舊是建州衛以南已經全部重歸了大明的領土。
不僅如此,遼東鐵騎還會時不時的對建奴腹地進行襲擾,就猶如他們當初對大明所做的一切一模一樣。
期間,雙方也爆發過一些小規模的衝突,不過這個時候的建奴早就已經不複當年之勇,而現如今的遼東鐵騎已經完全裝備上了威武軍的燧發火銃。
不止是他們,現如今隻要是大明的正規軍,幾乎也全都裝備上了燧發槍,整個大明也開始從冷兵器時代朝著熱兵器時代轉變了。
在如此的情況之下,更彆提建奴人口流失嚴重,軍中青壯損失嚴重,如今大多數的兵力都來自於漢軍旗和未成年的建奴娃娃兵,他們又怎麼可能是明軍的對手。
至於明軍為什麼沒有對他們繼續動手,一開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多爾袞等人的不確定性,以及南方戰事的緊急和頻繁以及後勤補給困難等原因都讓朝廷對遼東沒有辦法同時發動攻擊。
尤其是在剿滅羅汝才部和孫可望部的時候,大明的補給線是出了很大的問題的,大量的糧食都需要運送到前線戰場上去、
而這個時候遼東要是再起亂事的話,也必須從南方運送大量糧食到遼東去,這個路程可不是一丁點遠,路途之上的消耗甚至要比整場戰役消耗的糧食還要多。
所以無論是朝廷,還是周建安都沒有選擇對遼東建奴繼續動手。
在平定孫可望之後,對於遼東周建安倒是有過想法的,畢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當時周建安也讓戶部和兵部做了戰前準備,自己更是打算親自出征,替大明解決掉這個最大的對手。
不過隨著鄭芝龍之事以及海上事務,所以周建安又擱置了下來。
後來,建奴請降,去帝號,去國號,卑微的隻需要一個部落的汗位,到這個地步,大明也壓根沒有必要再去興兵征討了。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周建安從一些番人的嘴裡,聽到了另一股建奴女真人的消息。
而這條消息,便是來自已經消失很久的多爾袞三兄弟。
身前,科斯塔點了點頭,而後說道自己所知道的事來。
“關於這個大金國的事,其實臣也是在去年才知曉一些的,聽他們說,這些韃靼人應該是在崇禎十五年左右抵達的烏拉爾河下遊區域,不過當時他們並沒有國號。
他們一開始是聯合當地的韃靼人,後來又先後讓杜爾伯特部和輝特部以及土爾扈特部收服,據說是在崇禎十六年左右,在伏爾加河下遊與羅曼洛夫王朝沙俄),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巴蘭杜黑汗國組成的聯軍爆發了一場大戰。
聽說這一戰交戰的雙方兵力達到了八十萬之多。
而這一戰,殺的昏天黑地,雙方鏖戰許久,殺得難舍難分。
不過就在這些大金國人有些扛不住的時候,忽然從西邊竄出一群他們的援軍來。
援軍人數不多,卻非常勇猛,他們如同神兵天降一般,直接衝入聯軍陣中,直接就擊潰了沙俄聯軍。
也正是這一戰之後,大金國正式建立。
而根據他們傳回來最新的消息,大金國相繼攻占了原喀山汗國,克裡米亞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以及諾蓋汗國的全部領土。
他們更是對外號稱擁有軍隊八十萬,好像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眼下那些歐羅巴王國們都在進行緊張的軍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