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周建安的話,布木布泰終於是放下了心中最大的一塊石頭一般,如釋重負、
說實話,太後這個位置,她是一點都不想當。
可當時的情況下,若是她不選擇站出來的話,福臨和周北兩人十有八九是活不下去的。
尤其是周北。
他的來曆,其實很多人都清楚,這個很多人裡麵,包括皇太極。
沒錯。
從布木布泰被放回遼東之後,其實皇太極便沒有再碰過她,自然而然也不可能懷孕生子。
所以皇太極一直都知道她肚子裡的孩子是誰的。
而當時的情況下,他也很清楚,建奴恐怕會扛不住了。
所以他便為自己的大清留下了兩條路可走。
其中一條路便是周北。
所以,無論是豪格還是多爾袞等人繼位,他們都絕對不會放過周北。
布木布泰沒有退路,她隻能硬著頭皮。
而當上太後之後,說實話,她還想過掙紮一番,她不想投降,她想帶著女真人再次走向巔峰。
可隨著多鐸等人的離開並且與豪格等人展開一場足以毀滅女真人的內戰之後,她的一切打算都破滅了。
她能做的就隻是讓女真政權苟延殘喘。
不過他們的運氣倒是挺好,之後的幾年時間裡,大明內亂頻發,周建安為了平定內亂便也不再顧得上他們。
而女真人們也開始和遼南的明人做起了貿易,用金銀從他們手上購買到了糧食,這才讓他們支撐了過去。
當然,購買糧食的事那也是周建安所允許的,畢竟這些女真人要是沒糧食吃,都快餓死的時候他們恐怕也不會顧及太多,肯定會亂起來,當時朝廷也根本無暇顧及遼東,所以這也算是一種策略。
而且還為朝廷掙到了不少的銀子。
這對於大明來說,並不算什麼壞事。
不過即便如此,布木布泰還是過的非常的累,她接手的,乃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
大量青壯的流失也代表著大量勞動力的流失,沒有辦法的情況之下,她和代善等皇室共同商議打算重用漢人。
也正是因為此事,這才導致了今天的亂事。
而這一切對於布木布泰來說,她其實真的已經儘力了。
畢竟,女真人不像大明,大明之大,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明當初即便是已經被建奴和流寇們破壞成那種樣子了,可綜合實力仍舊在建奴之上。
這便是底蘊。
而建奴沒有這個底蘊。
人口基數太小的情況下,沒了就是沒了。
想要恢複生機,沒有個幾十上百年的時間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她才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向大明乞降。
不過還沒等到大明的旨意下來,他們又發生了動亂,所以原本打算冊封福臨為女真部落可汗的旨意又變了。
現如今,大明隻給了福臨一個建州衛指揮使的稱號,而且還是一個虛職。
這其實更像是一種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