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車兜雞蛋都裝在背筐裡,十二個背筐擠進裝有五百斤雞蛋。
“二位姨爺,你倆為了送雞蛋,終於學會開拖拉機啦,還是要小心開,實在不行讓你們家我表叔開著送。”
文春爸趕緊給小輩老板搭話。
“你表兄忙著給另幾家建雞圈呢,已經有十幾家跟著建雞圈了,就你說的那個意思,每家都建一個養一千隻的雞圈。”
五百斤雞蛋送來大坪村,三百斤拉去縣城,兩百斤在大坪村賣掉。
一斤七毛錢收,拉出去一斤賣一塊二。
九五年前後,調工資調物價,雞蛋價從此以後一路上漲。
文家姨爺意識裡,雞蛋拉來大坪村,是給秦老板七毛錢一斤轉手,不知道村裡零散家戶賣收多少錢。
問張春,張春說這事兒要問川子,不可能是七毛錢一斤給她們賣。
一圈人就等在車兜跟前等秦川回來。
李家的張家的婦人們眼巴巴等著秦川發話。
“川子,你說多少錢?”
“給你們終賣肯定一塊錢,這還用問?”秦川語氣不屑,張村長不會算這個賬,非要等自己回來?
婦人們嘰嘰喳喳:“川子,這不對吧?你七毛錢收來,拉去城裡賣才一塊錢,怎麼給自己村裡人賣也是一塊錢?”
“張家表嫂李家表嫂,你們去集上買老婆子雞蛋,一個一毛五,一斤最少一塊二,漲價啦!”
“川,我不論斤買,我輪個兒買,一個一毛錢行不。”
“不行,一個最少一毛二。”秦川絕不讓價的口氣。
大家相互瞪眼,很不理解開小轎車的大老板,計較一個雞蛋一分兩分。
秦川不是計較一分兩分錢,是感受這種生活氣息。
大坪村婦人現在腰裡兜隨手拿出來十塊八塊,文崖人拉雞蛋進來,家裡沒雞蛋的人家跑來買上幾斤。
半天過來,一百斤雞蛋就賣出去了。
打發走這圈人,秦川和張春,還有文家兩個姨爺坐火爐跟前,喝罐罐茶說養雞的事兒,等隔壁文家姐妹倆做長麵招呼娘家老爹。
文春家姨爺口氣憂慮:“川子,天冷了,白天短黑夜長,雞蛋產量一天不如一天,這五百斤你也看出來了,大的大小的小,是巧兒家一部分雞開始下蛋一塊收來的。”
聽明白了,最先出蛋的春嬸家和三娘家隔五天一塊湊五百斤雞蛋拉來。
“嗯,到了冬天會出現產蛋量下降的問題,可以解決的。”
“怎麼解決?”幾個人一臉期待。
“很簡單,在雞圈裡生火爐,再掛兩個一百瓦燈泡,產蛋量基本上就正常了。”
“這麼簡單?”文家姨爺還不信。
秦建文當土高鄉書記,第一件事搞農村電網改造,這段時間剛好給幾個村子栽了新電杆扯電線,過不了幾天,白天黑夜供電就正常了。
“兩百瓦的燈泡照一夜,那得多費電。”文巧爸很心疼電費。
“姨爺,晚上照一夜燈泡的電費,分攤在一個雞蛋上還沒有一分錢,你說費不費電?”秦川嘴上樂嗬。
張春勸一句:“爸,賺錢的事兒,川子怎麼安排你就怎麼做,不要有質疑。”
文姨爺趕緊點頭。
“川子,那你說收雞手蛋的小販子去文崖村收雞蛋,我們給他賣不賣?”
秦川知道會有大量的小販子跑進文崖收雞蛋,給的價格有可能比秦川給的高。
“二位長輩,這事兒我要說清楚,文崖雞場是我投資的,外麵的市場也是跟我鏈接,小販們進去收雞蛋,你們私自出售給他們,這是違反契約,我不會同意的。”
文家兩個姨爺連連點頭:“好,川子,你這個意思我給我們村長說清楚,給其他人家也說清楚,雞蛋隻能是你收。”
秦川知道收雞蛋這事兒要跟一些小販難免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