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兩口被窩裡,哼哼唧唧了一會。
周園園商量的口氣:“明天早上回村裡好不好?”
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周園園不想在縣城的平安院裡過,她想回村裡。
這讓男人很不理解,平安院這裡,有她親媽她親姐,她乾麼不待著。
“媳婦兒,你的意思咱娃咱媽咱妹都拉回村裡?”
“咱媽不拉,她在棉紡廠上班呢,她說還要教嬸娘做過年五仁點心,二姐很忙的,怎麼能回去,就咱一家回。”
秦川猛一下沒反應過來,嘴上問:“咱媽教哪個嬸娘做過年點心?”
“援朝叔家嬸娘嘛,還能有那個嬸娘,她倆現在可好了,每天下午下班了鑽一起說話,嬸娘說咱媽不回咱倆身邊,也不回涇川,就在她家過年,咱媽沒答應,說教她做完點心就和二姐回去,到了正月初三,咱一家就回我媽跟前,這多好!”
周園園果然盼著正月初三帶上老公孩子回正經娘家。
是給風雷街左鄰右舍看,周家小女兒有男人有三個娃,回娘家了。
活的就是這麼個精氣神!
媳婦說的有道理。
“好,明天一早回咱村裡,正月初三回你娘家。”
周園園為自家男人考慮的口氣:“明天回去供灶神,我跟春嬸三娘一塊做灶餅,待在這裡怎麼供咱家灶神,這裡不是咱家。”
在周園園心裡,村裡兩孔窯洞裡,灶房供灶神,先人桌供公公婆婆遺像,那才是家。
秦川糾正她:“明天不是供灶神,是送灶神,臘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三十兒晚上回宮降吉祥。”
說高興了,再來一波,很溫柔的。
“真討厭,到哪兒都欺負我!”
第二天一早,春嬸親自打來電話叫人。
“川,小年了,你和園園不回村裡嗎?”
又是三娘的聲音:“園園,你和川子不回來,過什麼小年,趕緊回家,咱一塊烙灶爺餅,等著川子放炮呢。”
兩個婦人這一叫人,周園園歸心似箭。
“大寶二寶,回家啦,找你春奶奶去,找你三奶奶去了。”
“還沒吃早飯呢?”秦川瞪眼。
“春嬸說了,在咱家給灶上做好早飯了,趕緊走呀!”
真不明白小媳婦什麼心態,她親媽親二姐沒春嬸沒三娘親?
秦川並不理解自己媳婦內心的真實感受。
她覺得跟豔姐相處越來越有距離,除了聊孩子,再沒什麼共同語言。
待在平安院超過三天,心裡就不舒服。
她看見豔姐身邊這幾個姑娘,笑臉就有些不自然,心裡就有那麼一抹不自在。
她們說的話,周園園覺得自己搭不上邊,什麼貨運合同,什麼收據支票,縣委農委工委。
跟春嬸和三娘在一起,那感覺完全不一樣。
春嬸和三娘說,園園你讓川子把你送回來,咱們一塊做灶餅,一塊做油麵點心。
這才是過年的煙火氣兒。
李豔給周園園準備了幾套新衣服,給孩子們幾套衣服,其他家用零雜兩大堆,車子後備箱裡要裝滿了。
“園園,姐給你準備好這些年貨,你不用再去集上買,想姐了就下來,照顧好三個娃,姐現在不能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囑咐了一大堆。
周園園說了一句不是自己的心裡話:“豔姐你放心,我要來一下子就來了,又不是多遠的路,再說了,川子想啥時候來就來了嘛。”
這幾天,周園園看出來了,豔姐看小川的眼神裡滿是惜疼,霧蒙蒙的還有另一層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