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號開學。
學校裡的熱鬨勁兒,秦川不知道。
這時候他才意識到有一個暑假沒李青和張小梅的消息。
他心裡知道這兩口子這段時間不正常。
不管怎樣,開學這兩天應該有消息啊!
他倆真不來大坪村了?
不知道張村長跟前有沒有他倆消息。
張春拿著幾張紙,寶貝一樣小心翼翼,站在秦川家門前。
大聲喊:“川子,咱倆一塊去學校?”
秦川家裡剛吃過中午飯,收拾掉碗筷,聽見張春在門口叫門,小兩口子都從院裡出來。
“春叔,我這會就在想學校裡的事,你來叫我了。”
嘴上說話,接過張春遞過來的兩張紙。
是兩個男老師的報到證。
證看完,一下子沒反應過來:“這年頭高中畢業生也分配工作?杜局長搞什麼手腕?”
“川子,你看,這是他們的畢業證,在咱鄉上教科所備案的,人家是正經分配,我跟他倆說先來跟你說一聲,村裡學校都是你建起來的,我又怕你出去不在家,我先來看看。”
秦川嘴上抱怨:“春叔,這個暑假咱不是溝通好的嗎,怎麼著也要師專畢業的學生,怎麼是高中畢業生,他們考不上大學才來教書的,心態就不正。”
張春急得辯解:“我哪知道怎麼回事,建文把他倆親自捎下來的,說他倆是好學生,教小學教初中都沒問題,李書記不在縣委了,李青兩口子來不來教初中還不一定呢,他倆先頂上。”
秦川最討厭自己心裡擔心什麼就有什麼事兒發生。
怕李青兩口子被李向前強行拽走,果然拽走了。
他兒子兒媳婦還要聽他安排,大坪村的高工資和優厚待遇留不住他們。
“川子,要不咱倆親自請一下小青小梅兩口子,上一學期他倆教的多好,可惜呀。”
張春不明白,李向前調回原單位,李青張小梅兩口子也要調回原單位不成?
他們倆也是去年畢業,等著分配,大坪村就是他們的原單位。
上一學年他倆來大坪村的時候,就沒有見這一紙報到證,隻有一張教育局的介紹信。
估計是教育局繞彎子,他們兩口子想走的時候就走了。
“杜小月和劉岩來了沒?”秦川趕緊問。
“她倆來了,和這兩個男生一塊來的,現在正跟孩子們發書呢,他們四個讓我來看你在不在家,你要在家的話,我再看你倆。”
“走,去學校,我不信李青和小梅招呼都不打一聲就不來大坪村了?”
張春唉聲歎氣:“縣城裡領導層這一個月發生的情況太多,牽涉到了李青和小梅,李向前不讓他倆來,她倆真就不來了。”
“我不信!李青不是那種被人擺布的性子,他一定能來大坪村,咱村這些孩子他教了一學年,這一學期上初二了,我不信他撂下不管?
我答應了小青小梅,隻要他倆衝破阻撓,這一學期來大坪村教書,我給他們兩口子分樓房,一分錢不要,安心住著。”
秦川朝院裡喊話:“媳婦,我和春叔去一趟學校,看看老師們孩子們。”
“嗯嗯,你趕緊去,我哄娃們睡午覺。”
叔侄倆兩人轉身返回學校。
“春叔,教育局杜局長答應我的,他頂著李書記的乾涉,把李青和小梅的手續辦到大坪村,杜局現在應該有個態度吧,我什麼消息都沒接到。”
張春想了一下,不太確定的口氣。
“川子,可能是這兩天剛開學,杜局這兒事情一大堆,還沒顧上給你回消息。”
走了幾步,張春又想起一個意思。
“杜局遞消息也應該是遞給建文,要不你問問建文?”
“先去學校,問問杜小月和劉岩,看李青有沒有找她倆說什麼。”秦川嘴裡說著,腳底下走得更快。
兩人進了學校,耳朵裡滿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教室裡,從初一到初二教室裡,滿滿的是嬉鬨。
肯定有一些家夥暑假作業沒寫完,被年輕老師收拾一頓。
秦川停住腳步,聽這些學生娃們的鬨聲,想二十年後,前世的大坪村有五個老師十個學生,五個老師混工資,十個學生混長大。
可大坪村念書的孩子明明有一百多個。
一百個裡麵有九十個在城裡念書,念著念著,書念的不咋樣,老家的土地不記得了,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