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柳!
眾茶客聽完,多半付賬走了,隻有少數幾個還在繼續品茗,談天論地。中年人走到兩個年輕人,說道“二位公子,在下欲請二位品個茶,不知可否賞光?”
坐在上首的年輕人看了看中年人,又對左邊的年輕人道“你意下如何?”左邊的少年道“依你。”上首年輕人點點頭,對中年人道“既然先生有此美意,我們如何拒絕?請坐。”中年人向二人行了個抱拳禮,坐在右側,說道“天下名茶,首推西湖龍井,次為碧螺春。然茶茗之祖,卻在蜀中。好茶者,必品蜀茶,不知二位可有興趣一品茶香?”
“上首年輕人道“好茶者多為清淡雅士,我等年紀尚幼,不好茶。”中年人哈哈一笑,道“二位公子年紀雖輕,卻有吞吐天下之誌,自是非窮酸儒生能比。”說完站起身向兩個年輕人深鞠一躬,道“外臣見過長沙王殿下,柳將軍。”
二人立即起身還禮,一陣寒暄後分賓坐下。上首年輕人道“先生如何認得我們?”中年人哈哈一笑,道“殿下人中之龍,器宇軒昂,舉手投足間儘顯王霸之氣,想要不識實非易事。柳將軍今日著男裝,麵容俊俏,英氣非凡。但一顰一笑卻儘顯女兒之態,時有嬌羞,一見便知是女扮男裝。在楚國都城對戰事有興致的年輕人,又是男女同行,除了殿下和柳將軍,恐怕再無其他。”
上首年輕人道“先生目光如炬,佩服佩服!”原來此二人正是長沙王和柳霏霏,因無聊來此飲茶,卻不料遇到說書人正好在說他們的事,便多聽一日,便被人識破了身份。
長沙王道“先生高姓大名?先生喚我二人,必有見教。”
中年人道“外臣姓趙,名季良。見教不敢,隻因在下好遊曆天下,也交往了些達官顯貴和天下名士。今番來到楚國,既然有幸見到大名鼎鼎的長沙王殿下和柳將軍,豈有不結識之禮。”長沙王道“原來先生乃遊士。先生遊遍天下名山大川,真是幸事。隻是先生自稱外臣,卻不知先生是哪國人?身居何職?”趙季良道“外臣乃蜀人,現為成都尹。”
長沙王道“原來先生是蜀人。蜀地雖臣於大夏,但是地處偏遠,道路難通,多年來無戰事為禍,實乃樂土。”趙季良笑道“殿下所言甚是。在下遊曆多地,四海皆為兵禍所害、民不聊生,隻有我蜀地相安無事,百姓安居樂業。正是如此,在下才有空閒能四處走走。”長沙王問道“先生到了長沙府,與成都府相較如何?”
趙季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微笑不語。長沙王與柳霏霏對望一眼,不知其意。長沙王道“先生有話可明說。”趙季良道“依在下所見,長沙較成都差之遠矣。”長沙王心頭不悅,道“長沙與成都均屬古城,何以差之遠矣?”
趙季良道“蜀中百姓因未受戰禍之苦,百姓生活富裕、安居樂業,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每到晚間,錦江河畔歌舞升平、絲竹悅耳。每年春季,浣花溪一帶,歌樂喧天,珠翠填咽,貴門公子,華軒采舫,共遊於百花潭上。樓閣亭台,異果名花,流溢其中。前有劉先主入蜀,行至綿州,與劉璋宴於涪城。先主見百姓生活無憂,富足安樂,遂曰此間真富樂也!其他不說,單就蜀中每年所產糧食,就夠大夏所有子民吃上兩三年的。”
長沙王聽完,一聲歎息,卻不言語。柳霏霏道“先生所言不假,蜀地道路險阻,外敵不易進入,除非內亂,一般不會有大的戰事。長沙地勢平坦,又處於天下之中,乃四戰之地,為各方勢力所覬覦。千百年來戰爭反反複複,百姓想要安定的生活根本不可能,想要如成都般閒暇就更不可能。”
長沙王道“今日聽先生一言,方知蜀中生活美好。先生為成都府尹,必有功勞。不知先生願意不願意就在楚國,使我楚國百姓也能如蜀地百姓般幸福。”
趙季良道“殿下好意外臣深感榮幸,隻是在下不慣於束縛,隻願走遍天下山河,賞遍天下美景。請恕在下辜負殿下的美意了。”長沙王失望的道“無妨。”
長沙王和柳霏霏出了樊樓,二人一路上無語。走了一會,長沙王突然道“霏兒,你說我楚國何時能有蜀中那麼富裕,百姓何時能像蜀民那樣安居樂業?”
柳霏霏歎道“要想國家富裕,百姓安居,隻有結束戰亂方可。如果沒有一個真主統一天下,各國之間必然相互攻伐。戰亂一起,國家不寧、百姓不安。”長沙王道“這天下都已經打了一百多年了,還是沒有真主降世,不知還要打到何時!可惜趙季良不願為我所用,不然也可以其之法,使楚國稍微富足一些。”
柳霏霏道“現下朝堂之上派係林立,各派固執己見,即使再有能力的人也無濟於事。”長沙王點點頭,道“是啊,朝廷都沒有統一意見,如何讓下麵的人用心做事。不過朝廷歸朝廷,我作為世子不能因為朝堂不合就不管黎民百姓。明日我還是要去找趙季良,即使他不願留下,也要讓他找幾個農桑的官員過來。”
柳霏霏嘻嘻一笑,道“銀鈴,你平日聰明過人,今日怎的如此愚昧?”長沙王一臉茫然看著柳霏霏,不知其意。柳霏霏道“趙季良身為成都府尹,負有重責。這樣一個身居高位的人能隨便離崗嗎?他自言遊曆天下,夏涼齊燕吳越等國均有踏足。你想想他一個當官的不好好做自己的官,跑到各國去遊玩,不覺得很奇怪嗎?”
長沙王恍然大悟,道“正是,他遊曆各國,必有深意。”柳霏霏道“蜀地雖歸屬大夏,但是多年來多是自給自足,並不向朝廷納貢。大夏雖然強盛,但是周邊各國虎視眈眈,況且蜀道難行,兵不易到。所以即使蜀地不納貢,夏帝也無力攻伐,便聽之任之。蜀中經過多年休養生息,國富民強,估計是有些人不願稱臣,有了想法。趙季良周遊列國,無非就是想看看各國的態度,以待時變而已。”
長沙王道“不錯,必是如此。蜀地之前已有人建國,被大夏滅掉。現兩川節度使王元之就是當年滅蜀主將,之後一直鎮守兩川。這麼看來,他是想找準時機,在大夏無法西顧的時候趁亂起兵。”
柳霏霏道“既然他想要名,我們就幫他一回。”長沙王道“如何個幫法?”柳霏霏道“趙季良遊於各國,無非是想知道各國的態度,希望有人支持,卻又無法明說。我們就私下派出使臣,尊其為蜀王,修兩國之好。如果他成事,必然會感激,到時互通有無,也為我們找個盟友。”長沙王大喜,道“好,正該如此,我現在就進宮給父王稟明。”
柳霏霏因護國有功,被封為洞庭伯,食扈七百戶,建伯爵府。但因府邸尚未建成,由朝廷出錢買下一處園第暫住。以長沙王之意是直接就叫伯爵府,但是因為園中有許多梔子花,開花時特彆清香,柳霏霏將其定名為“梔園”。
柳霏霏回到梔園,管家早已在門口恭候,見她回來,上前道“小姐,你可算回來了。宮裡來人了,要你明日參與早朝。”柳霏霏問道“有沒有說是什麼事?”管家道“沒說,隻說早點到,彆誤了時辰。”柳霏霏道“我知道了,明日早點叫醒我。”管家答應了,行了禮便退下了。
柳霏霏自攻下吳國都城金陵,帶回一百多名吳國俘虜,便被任命為國子監司業、洞庭伯。楚王本欲直接讓她進中書省,但是朝臣大部分反對,最後實在沒辦法,隻有給了個國子監的虛職。
不過柳霏霏對做官也沒什麼興趣,很高興的就接受了。一般情況下不用上朝,但是如果有什麼大事時,楚王會提前通知讓她進朝議事。既然讓她明日上朝,定是有大事發生了。
柳霏霏進入內庭,向父母請安。自朝廷給柳霏霏封了官後,其父母就搬過來和他一起住。本來他們是不想來的,最後是長沙王親自去請,他們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