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柳!
一刻鐘之後,船上的吳軍完全喪失了戰力,丟下兵器投降。那都頭滿臉是血,即使身上穿著鏈子甲,也受了好幾處傷。他抬頭看了看江麵上的戰況,楚軍已經登上了好幾艘吳軍戰船。他又看了看手下士兵,都是滿身的血,沒有一個士兵沒有受傷。那都頭擔心控製不了投降的吳軍,又惱他們殺了自己幾十個兄弟,遂下令將全船的士兵都殺死。
之後楚兵登上吳軍戰船的越來越多,吳軍至少有三成的戰船失去了控製。而浮橋還在繼續架設,並沒有因為吳軍的進攻而停下來。即使架設的士兵有中箭而死,或是掉入江中淹死,卻沒有讓他們有停下的心。就在這半個時辰中,浮橋又架好了幾十丈,裡采石磯三元洞不到四十丈。
周彥華又怒又急,三萬人對戰一萬人,居然被對方打出了氣勢,眼見浮橋就快要搭建起。隻要浮橋一起,對岸的數萬楚軍就可以順利渡江,那時吳軍就會大敗。周彥華一邊命令大軍直接向楚軍壓過去,一邊派出幾十艘戰船繞到楚軍後麵,將已經搭建好的浮橋拆除。
正在此時,吳軍背後一陣騷亂,原來是攻擊龔進彥的兩萬水軍敗退下來,衝亂了吳軍的陣型。起初周彥華五萬人圍攻龔進彥的一萬水軍,龔進彥隻能龜縮防禦。待周彥華帶著三萬人走後,龔進彥立刻讓隊伍反擊。吳軍本以為贏定了,沒想到楚軍在敗中居然敢反攻,被龔進彥打的敗退。若是領兵的將軍有能力,就算失敗也可徐徐而退,待到和大軍會合,依然可以和楚軍在江上決戰。
然而京師附近的吳軍大多很少打仗,順風時個個奮勇當先,一旦受挫就亂成一團,不受管製。兩萬吳軍陣型一亂,四散逃跑,反倒把自己的船隊撞亂了。
周彥華眼見前麵戰船燒的燒、死的死,後麵又有大軍殺來,害怕兩麵受敵,引著船隊向金陵方向逃去。吳軍一逃,江中沒有了阻擋,不消一刻鐘,浮橋就架到了采石磯三元洞前麵。隻要將最後一節浮橋固定到三元洞外,樊若水之前造好的石墩上,大軍就可以正式渡江。
眼看就要成功,又有了新的問題。此刻還處於枯水期,江麵離三元洞尚有一丈高,即便是戰船停靠,也不能夠到。而且采石磯上麵布滿了吳軍,隻要接近上麵吳軍就會放箭。楚軍想了好些辦法,始終都無法靠近,反倒死了有上百士兵。
柳霏霏看著對岸,眉頭緊皺,不能費了這麼久的心血,最終功虧一簣。他看了看采石磯的地形,完全就是一塊突出江麵的大石頭,綿延兩三裡,雖有樹木生長,卻不適合人攀爬,除非輕功極好的人才能自江中上去。柳霏霏自忖以自己的武功,要上去不難。可是軍中到底都是普通士兵,並非都如她一般。
眼見已經快到正午,太陽照射在水麵的光折射出來,看的人眼睛疼痛、頭暈目眩。正好此時一陣河風吹過,江麵上泛起陣陣波浪。柳霏霏看到三元洞下麵,浪水擊打在岸邊的草叢中,有陣陣回響。她突然意識到,三元洞是向外突出,下麵中空。柳霏霏心頭一喜,轉身想要下令。
當他轉過身時,隻見到昭若恤和幾個護衛,沒有見到楊沅夕。自從戰鬥開始,楊沅夕就一直站在柳霏霏身後,臨時充當他的護衛。可是此刻沒有見到,心下一驚,有種不好的預感。問昭若恤時,他也不知。正在此時,一艘鷹揚船從柳霏霏所在的船邊駛過,船上一個高高大大的身影向她笑了笑,正是楊沅夕。柳霏霏明白了他要做什麼,一跺腳,心下一陣害怕。
柳霏霏真的無法想象,若是楊沅夕發生意外,或是戰死沙場,她該怎麼辦?刀劍無眼,隻要上了戰場,就有死的可能。楊沅夕此刻要做的事,真的是九死一生。看著他向自己微笑,那張燦爛的臉,柳霏霏卻莫名的心痛。
原來楊沅夕也一直注視著戰場,他比柳霏霏先一刻發現三元洞下是中空,想著可以從這裡找到突破口。他想為柳霏霏分擔壓力,又估計柳霏霏一定不會讓自己去,所以並沒有告訴她,而是找到鄒嵐逢。
楊沅夕已經升任都頭,鄒嵐逢是副都頭,按理說他們此刻應該不在這裡,而是跟隨大軍準備渡江。不過他與柳霏霏的關係軍中都知道,他帶著自己那一都的人跟著柳霏霏,當起了柳霏霏的親兵,也沒人說什麼。
楊沅夕讓鄒嵐逢找十個人跟他走。鄒嵐逢知道有危險的事情,不但沒有勸阻,反而是嘴角一揚,找了八個身手很好的士兵,跟著楊沅夕上了鷹揚船。
上船之後,楊沅夕才對眾人說道“三元洞外是向外突出的石頭,上麵是人工開鑿的棧道。外麵有大量的草木擋著,之前一直沒有發現。大凡向外突出的石頭,下麵都是中空,裡麵會有縫隙。我們要做的就是進入中空的地方,探知裡麵有沒有向上的縫隙。若是能夠上去,就從裡麵上去,從吳軍背後殺出。此事非常危險,可能九死一生,甚至沒有生還的機會,有誰不想去可以回去。”
鄒嵐逢聳聳肩,說道“我又不是第一次跟著你瘋,再瘋一次又何妨!”剩餘八人也沒有膽小的,其中一個還笑道“頭兒,你已經有那麼好看的媳婦,你都不怕,我們怕什麼?”楊沅夕笑著拍了一下那人的頭,笑罵道“你個臭小子,這次不死,待我和元帥成親之日,給你個最大的紅包。”眾人哈哈一笑,劃船起航。
楊沅夕本不想讓柳霏霏知道,在小船經過時,不由自主的抬頭看了眼,正好柳霏霏也看到了他,遂笑了笑。低下頭時,眼圈不由得一紅。他已經做好了死的準備,可是這麼做對柳霏霏卻那麼殘忍,若是自己真的一去不回,柳霏霏會有多麼難過。然而他此刻沒有那麼多時間想這些,需要打起精神麵對接下來的事。
楚軍依然在進攻,希望能夠正麵攻破三元洞,將浮橋搭建完成。采石磯上麵的吳軍不可能讓楚軍這麼容易上去,從上麵防禦要遠比下麵向上進攻容易的多。楚軍經過幾次的進攻,不但沒有突破,反而已經死傷上百人,江麵上浮著許多吳楚士兵的屍體。
楊沅夕害怕直接劃船過去,會讓上麵的吳軍發現他的企圖,於是將鷹揚船劃到一艘戰船後麵,讓士兵跳入水中,接著戰船和水上浮屍的掩飾,遊入洞中。飛棹軍的士兵都會遊泳,而且水性極佳,這是柳霏霏當初訓練時必須的項目,為的就是在水上作戰時掉入水中至少一時半會淹不死。
十人看準方向,在水中又向三元洞下麵,穿過草木叢,發現裡麵是個很大的洞穴。洞穴的深處,石壁向上望去,發現有幾個石縫,最寬的有三人的腰粗,可以直接上去。山麵石洞中天然形成了一條石橋可以通行,隻是被人工修建了一條護欄,像是害怕人通過時不慎從洞中掉入江中。
從水麵到上麵的路有一丈多高,石壁上又因常年水濕浸潤,壁麵很滑,根本無法攀爬上去。
楊沅夕低聲道“你們把我托舉起來,我先上去,然後將繩索放下來,你們再上去。”鄒嵐逢道“還是我先上去。我武功比你好,上去也容易些。”楊沅夕想了想,鄒嵐逢說的是實情,他武功好,上去容易,遇到敵人也能自如應付,遂點了點頭。
正在此時,上麵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至少有十幾二十人快速跑過,應該是吳兵。楊沅夕示意大家禁聲,待腳步聲過去之後,眾人才將鄒嵐逢托舉起來。
突然上麵冒出十幾人,向下射箭。原來守將早就放著楚軍會從這裡上去,命十幾人在這裡守著。這個地方不大,隻需要十幾人就能守住,上麵放箭,下麵的人就上不去。
楊沅夕等人見被發現,立刻潛入水中。好在他們身上都穿有鏈子甲,一般的箭矢射不進去,基本都為受傷。隻是上麵有人守著,如果不能上去,此行的目的達不到,就沒有任何意義。
楊沅夕在水下讓士兵往回遊,在箭射不到的地方才探出頭,說道“吳軍有防備,不易上去。兩個人在水下托著鄒嵐逢,我和剩下的人用弓弩還擊,給你們創造機會,你們看準機會把鄒嵐逢托上去。”
鄒嵐逢點頭同意,和身邊兩個士兵一打招呼,再次潛入水下,向石壁遊過去。楊沅夕把剩下的七人分成兩隊,取下弓弩分彆向兩邊發射弩箭。
上麵的吳軍被兩邊人引誘,分彆向兩邊射箭,中間空出了一點間隙。鄒嵐逢在水下覷準時機,讓兩人用力將自己往上托舉。
鄒嵐逢被托舉起來,借著眾人身上之力,猛然向上一跳,同時拔出短劍,用力將短劍出入石壁內,再借著短劍之力,向上一縱,從石縫中竄出。
飛棹軍的配備很高,除了每人都是鋼甲之外,每人一把長有六尺的陌刀,一把兩石弓,一把弓弩,一支比匕首稍微長點的短劍。兩石弓可以遠距離殺傷敵人,百步之外以弓箭殺敵;五十步外,可以用弩箭殺敵;五步之外,可以用陌刀殺敵;兩步之內,則用短劍殺敵。短劍還有個用處,就是兵敗時,防止被敵人活捉受辱,可以和敵人同歸於儘。
方才鄒嵐逢插入石壁中的短劍,就是飛棹軍的配備。他自來習慣用劍,所以沒帶陌刀。這裡是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隻需要幾人守著,敵人就不能通過。
鄒嵐逢一下縱起,人在空中,一手將提前準備的繩索套在護欄上,一手將劍拔出來,落地之後一劍刺入離他最近的吳兵咽喉,那人哼都沒哼一聲就癱倒在地。鄒嵐逢出劍如風,片刻間又有兩人中劍而死。
吳軍見有人上來,立刻熟人持刀劈砍。鄒嵐逢武功高強,出劍如風,吳軍根本近不了他的身。
楊沅夕趁著上麵吳軍混亂之際,也從石縫中上來,手握陌刀向吳軍劈砍。吳軍沒料到楚軍真的能從這裡上來,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好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做了無頭之鬼。很快十名楚兵都上來了,上麵的吳軍也被殺光。楊沅夕帶著鄒嵐逢等人悄悄的繞到三元洞前麵,從吳軍背後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