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易州往事_含生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含生草 > 第65章 易州往事

第65章 易州往事(1 / 2)

眼見冠軍花落林子蘇,不料周亦卿突然要求進行“冠軍加試”,林子蘇有點蒙了,望向評委席上的周亦卿,見他也正和藹地看著自己。

他一旁的周瑁遠,則靠在座椅上,雖然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怡然自得的姿態,但卻和其他評委一樣,都充滿了期待,都想知道這個“舌戰群英”的準冠軍將會作何反應?

林子蘇知道,這道加試題,不接的話,即便是拿到了冠軍獎杯,也難免不被詬病。已經走了99步,就差1步就到終點,現在放棄就太可惜了!

主持人說得沒錯,崬森是大賽的讚助方,很難說不會有人懷疑冠軍早就內定了崬森員工。那麼,就算不為彆的,為了正名,為了日後名正言順回總部,無論如何都得硬著頭皮接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儘人事,聽天命!

“我願意!”林子蘇有力回應。

一言既出,台下便是一片驚歎之聲,既有對她勇氣的佩服,也有充滿好奇和期待的,評委們則紛紛露出了讚許之色。

周亦卿十分滿意地點點頭,周瑁遠則嘴角微揚,隨後主持人宣布“好,我現在宣布本次十強賽的最後一個環節,進入冠軍加試,考核內容是13號選手,你要在現場成功銷售一樣東西,限時30分鐘。”

台下一片驚呼聲,在這樣有限的空間和時間裡,要銷售一樣東西,幾乎比登天還難,原來讚許的好奇的期待的觀眾,都開始為這位準冠軍捏一把汗,能看得出觀眾對林子蘇的喜愛之情,擔憂不言而喻。

“有指定的產品嗎?”林子蘇問道。

“請我們尊敬的周會長解答吧!”主持人道。

周亦卿笑了笑,不假思索,隨手拿起他剛剛用過的簽字筆,這才開始說話,聲音沙啞且緩慢,但很有力量感——這是林子蘇進崬森以來第一次聽到他老人家的聲音“就它吧!有一個要求,成交價不能低於1000元!”

話音剛落,現場一片嘩然,周瑁遠禁不住也笑了,坐等看戲。

林子蘇差點驚掉下巴,再三確認那支筆,並無特彆,充其量三塊錢,要賣出1000,你這個壞老頭子,今天是不給我活路嗎?

隨著現場的騷動,工作人員將筆送到林子蘇手上,“13號選手,給你5分鐘時間準備!”主持人言罷退出舞台。

隨後,亞軍和季軍也離場,到選手席前排坐下。現場不約而同鼓起掌,這是在為林子蘇加油鼓氣。

林子蘇從掌聲和歡呼聲中清醒過來,很快現場陷入鴉雀無聲,她開始低頭沉思,沉著開動腦力馬達,籌謀對應策略……

如何把3塊錢的筆買到1000元……,上過的課,見過的人,聽過的話,看過的風景,讀過的書,在腦海中浮光掠影而過,在萬千條線索中,苦尋一條解決線索……

她突然想起自己在羅漢草堂分享過的一本書——其實是兩本書,因為它們講的是同一個內容,即都是“故事營銷”,分享時就合並解讀了。

她很快在那兩本書裡的幾個經典案例中找到線索,突然一抬頭,眼中噙著自信的亮光,衝主持人微微一笑,道“我準備好了!”

主持人做了一個請的動作,即退出舞台,台下也響起了充滿期待和鼓勵的掌聲。

林子蘇並沒有著急轉入正題,等到主持人離開,就向周亦卿申請道“我想申請一樣東西,希望董事長和各位評委能允許!”周亦卿笑著抬了抬手,表示同意,其他評委也無異議。

林子蘇得到允許,迅速走到舞台前排,向選手席一側的王姍姍擺了擺手,王姍姍秒速奔到台前,林子蘇蹲下向她耳語了兩句,隨後王姍姍點頭離開。

林子蘇回到舞台中央,轉身時,展露出明媚的笑容,“我們每個人,這一生會擁有很多筆,各式各樣,畫筆,鉛筆,水筆,毛筆,鋼筆,一兩塊錢的,十幾塊錢的,上百元的,我們都見過,都用過……筆,對於我們而言,多一支不多,少一支不少,它們在我們的生命長河中,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個小物件。那麼,我手中的這支筆,有什麼不同呢?”

林子蘇的目光溫柔地巡視了一周,這個懸念讓全場觀眾都屏息而望,幾秒鐘後,林子蘇方微笑道“我想,它最大的不同,就是,這是一支有故事的筆。”

林子蘇一語既出,全場頓時笑翻,周亦卿也被激起興趣,換了一個舒服的坐姿,開始專注聆聽起來。

周瑁遠則是一手抱懷在胸,一手摩挲著下巴,一副興趣盎然的樣子。其他評委也都被吊足了胃口,都在期待她口中的“故事”。

林子蘇緩緩向前踱了幾步,整理了一下耳麥,隨即道“故事要從75年前的抗日戰爭說起——”一語既出,惹起一片驚噓聲。

眾人都知道,這支筆是大賽組委會給評委們準備的簽字筆,並無特彆,怎麼會牽扯這麼遠,還和抗日戰爭的曆史掛上鉤呢?

隻這一瞬間,林子蘇抿住了笑容,長身玉立,神情肅穆,目光格外清澈和篤定,開始娓娓深情道來75年前的故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1938年秋,日軍主力部隊開始進攻江夏市,一千多公裡外的易州也岌岌可危,江夏市一旦淪陷,日軍就會兵臨城下。

根據江夏市方麵的消息,抵擋日軍最多三個月,最短不到兩個月。消息一經傳播,從政府到民眾都恐慌一片。

而最大的隱患,是易州和周邊的重鎮城市有很多軍工及重工企業,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二,如果不搬走,就會落入日軍的手裡,這對整個抗日戰爭將是災難性的打擊。

不僅軍工設備物資問題,由於易州是水路的重要港口,也是通往大後方重鎮南清市撤離的唯一出口,因此江夏戰事一爆發,數以百萬的難民湧進易州城,這些難民也要渡江避難。

可是易州到南清的長江水段,也就是塢江段,到10月中旬就會進入枯水期,這就導致真正的撤退時間隻剩下50天。要知道,百萬噸物資設備和百萬難民,按照平常的水路運力,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

當時的國民政府知道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就想將部隊運送完畢後,就炸開塢江堤口,水淹易州,讓日軍無法占領,但代價就是百萬難民會被洪水吞沒,上百萬噸的物資設備也會被淹毀。

但政府高層認為,就算損失慘重,也好過落入敵人手中,也好過讓敵人用這些設備製造槍彈殺害中國軍民,也好過難民被敵人燒殺擄掠奸淫。

就在水淹易州的消息傳開後,有一個人站了出來,他姓梁,名生,是當時國開實業公司的大老板,人稱‘梁老板’。當時國開實業是長江上最大最著名的船舶運輸公司。

他直接致電總統府,請求不要炸堤淹城,他的國開實業願為民請命,負責轉運物資設備和難民,如果不能成功轉運,到時絕無二話,一切聽從高層安排。

總統府最終同意了,但隻給了國開實業40天時間,40天如果不能成功轉運,軍隊就會炸堤淹城!

梁老板來不及爭取更多時間,立即組織公司骨乾製定轉運方案,方案敲定後,立馬調動國開幾百艘船隻,從上百萬噸位的大型貨輪,到小型帆船,全部出動。

然後,分段、分水位運輸物資和難民,梁老板手下兩千多號工人不分晝夜不計得失,辛苦運輸,還要麵對日軍高頻的飛機轟炸,很多國開工人被炸死,來不及告彆就葬身塢江。

國開的工人們不顧生死,梁老板舍小家保大家的民族大義,也深深感動了易州到南清上下遊幾十萬民眾,調動起國人空前的愛國熱情。

於是,就有了那樣一幅動人壯觀的曆史畫麵——在陰冷刺骨的易州秋天,塢江江麵上幾百艘貨船浩浩蕩蕩來回穿梭,國開的員工化身碼頭搬運工,上下遊幾十萬民眾變身淺水灘的纖夫。

兩岸都是光著膀子、喊著號子、不懼日軍轟炸的民眾,船炸沉了,新的船立馬補上,人炸死了,新的民眾就立馬補上來,國開員工和兩岸民眾舍生忘死,齊心協力保護著這條運輸線。

梁老板和他的國開實業最終不辱使命,兌現了他立下的軍令狀,40天的時間,國開實業成功運送部隊、傷員、難民等各類人員180多萬,貨物150多萬噸,包括八萬噸空軍器材和軍工物資。

幸虧國開提前完成運輸轉運,因為江夏市被攻陷隻用了不到50天,甚至來不及炸堤淹城。等到日軍攻陷易州,那已經是一座空城。

梁老板和他的國開實業,也在這次大撤退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國開實業有21艘船隻被炸沉炸毀,87艘船舶損傷,211名員工壯烈犧牲,176名員工傷殘。

梁老板本人更是不顧生死站在敵機轟炸的前線親自指揮運輸,經曆日軍近身轟炸十餘次,幾次被炸暈,最危險的一次,是梁老板所在的船隻被炸沉。

梁老板隨船沉入江中,還被重物撞暈,最後是在員工和民眾的努力下,才將他救起,可是被救醒後他仍然堅持在前線,一邊養傷一邊繼續指揮調度。

可是沒有人知道,這樣一個威名顯赫、有著‘長江船父’尊稱的梁老板,其實並不姓梁,他出身貧苦人家,從小就在地主家做長工,經常被地主欺負,不給飯吃。

直到有一次因為反抗,失手打死了毒打自己的地主兒子,他被迫連夜逃走,為了躲避仇家的追殺,他改名梁生。

為了生存,他做過乞丐、學徒、幫工、報童、碼頭工人、人力車夫,後來因為喜愛讀書讀報,被報社招去做了報館印刷工人,因為這份工作,他有了閒暇時間,開始自學。

他很有天賦,無師自通學會了英語和日語,通讀古今中外的典籍書刊,自學成才的事被主編發現,因而提拔進編輯室,成為一名編輯,後來被報館外派公乾。

出去之後,他才發現祖國與西方的巨大差距,因為落後才被打,而這根本在於教育。

在日本,他又結識了誌同道合的革命誌士張將軍,原本二人商量回國後一起辦學興教,後來因為張將軍秘密加入革命黨,遭叛徒出賣殺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等到梁老板發現時,他堅持著最後一口氣,說就是為了等他回來,隨後將一支隨身攜帶的鋼筆轉交給了梁老板,並留下遺囑,要他回國辦教育開民智。

他說自己恨呐,恨當初棄文從軍,國之內亂始於民愚,禍起蕭牆皆因不辨是非。張將軍最終死在梁老板的懷中,卻是死不瞑目。

梁老板悲痛欲絕,抱著張將軍的骨灰回國,辭去了報館的悠閒高薪工作,化悲痛為力量,拿出自己的所有積蓄和張將軍贈與的錢財,決心完成張將軍的遺誌,投身教育,立誓辦學開民智,為國培養人才。

辦學十年的過程中,他親眼目睹了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國門,國土子民被踐踏殺害,他開始意識到,不止教育待興,中國工業的積貧積弱,也拉開了和西方列強的國力差距。

尤其是看到長江上到處橫行著外國的船隻,讓他痛心疾首。於是他將所辦學校捐贈給政府後,投身實業,決意實業興邦,以實業為依托,為教育強大的資金支持。

梁老板認為,教育和實業的雙向反哺,才能改變國家命運。隨後他就成立了卓開實業,從最初的一隻貨船到十隻、一百隻、幾百隻。

做大後,他開始聯合國內的船舶企業,組建了後來的國開實業,並出任董事長。國開實業的成立,對長江乃至中國的航運都影響深遠,逐漸將外國船隻趕出長江流域。

正是因為這一次的聯合,才有了後來易州大撤退的成功,為抗日戰爭後來的大反攻保存了近三分之二的工業實力。

也許,很多人會記得二戰時歐洲的敦刻爾克大撤退,鮮少人知道中國的易州大撤退,甚至可能現場會有人質疑它的真實性。但是它真真實實的曆史,而它的貢獻絲毫不遜色敦刻爾克大撤退。

前麵說了,這位愛國企業家梁老板,並不姓梁,那他到底姓什麼?其實姓周,原名叫周卓夫,可能沒有幾個人會記得這個名字,因為大家都隻記得那個叫梁生的梁老板。

就是在易州這次的大撤退,剛剛從燕京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兒子,也在浩浩蕩蕩的搬運隊伍當中。

梁老板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因為出生優渥就沾染上富貴公子哥的驕奢淫逸作派,因此將他派去最苦最累的前線,和工人們同吃同住一起搬運物資設備。

有英勇大義的父親做榜樣,17歲的他麵對繁重的搬運工作、日軍的轟炸威脅,他都從來沒有害怕和抱怨過,反而越戰越勇,和工人們同甘共苦勠力同心。

直到在一次轟炸中他被爆炸的碎片擊斷肋骨,那時距離40天的期限隻剩下4天。

雖然他沒能堅持到大撤退的最後一天,但虎父無犬子,大病才愈,他就請求去一線——所謂一線,就是當時國開還在為部隊運輸戰場急需的藥品、衣物、食品等物資。

它的危險程度不亞於前線戰場,因為日軍為了封鎖補給線,是夜以繼日無差彆地轟炸,很多補給線上的工人都是有去無回。

就是這麼危險,梁老板竟然也同意了,讓兒子隨同工人穿梭在槍林彈雨的補給線上,這個少年的表現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幾度生死一線,他都是衝在第一現場,保物資,保運輸,廣結善緣。

不僅英勇無畏,還足智多謀,無數次巧妙躲避過敵軍的轟炸,但也因此傷痕累累,即便如此,他都毫無怨言,事無巨細,以身作則,從最普通的工人做起,到主管,到經理。

後來梁老板遇害,彌留之際,把張將軍的那支鋼筆送給了兒子,告訴他,自己死後,國開實業必須捐贈國家,你不得留一分一毫,國開賬上的所有資金也全部捐作國家的教育經費。


最新小说: 讓你上幼兒園,你說能炒六個菜? 鬥羅之混沌始神係統 兵擊之神,從攀登超越之塔開始 靈魂互換之彆樣人生 謀婚前夫 當滿級大佬拿了快穿劇本 崢嶸歲月:援疆一九六二 百歲老兵軍區喊冤,五大戰區集體震動 尋龍校尉 小撩精太黏人,被偏執校草親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