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林子蘇忍無可忍,終於對陳建明下手後,便兀自回到了座位,卻也贏得了同學們的讚賞和掌聲。
也是這一刻,她終於明白,原來忍讓和善良無法換來尊重。
如果有人讓你感到不舒服,就應該站起來大聲指出來,當眾乾翻他。
否則換來的就是像陳建明一樣,得寸進尺變本加厲。
她也終於對周瑁遠關於下人不能上桌的觀點有了強烈的共鳴。
所謂的底層人,並非簡單地用金錢來區彆。
因為有些人雖然身處精英上流階層,可是思維、為人處世還是一種最低級的底層思維。
有些人雖然身處底層,可是思維高級,待人接物有分寸有邊界,懂得價值交換,懂得互利共贏。
認知、思維和人品,才是底層和高層的區彆。
話說這個陳建明果然是個色厲內荏的小人。
當天晚上,他破天荒主動給林子蘇打電話,請求她能不能不公開道歉,他願意撤下所有的網帖,他也願意當著全班同學的麵向她道歉。
林子蘇當然知道他在顧慮什麼,他一旦公開道歉,自己在家族的聲譽就全毀了,晉升也無望。
林子蘇雖然不想趕儘殺絕,可這次不製服他,以他這種睚眥必報的性格,但凡你讓一步,隻怕以後還會伺機報複。
林子蘇雖然想到了回圜的辦法,可也不想這麼快回複他,便仍然態度強硬,道:
“這件事沒有商量,你怕你丟飯碗,怕丟名聲,你給我造成的損失和傷害,就不是損失、不是傷害了嗎?你最好是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否則,你的損失更大!”
第二天,陳建明果然刪除乾淨了網上的誹謗之貼,同時還發了公開道歉信。
就在他打算前去校廣播站發表道歉廣播時,在林子蘇的授意下,趙思雅找到了他,說,如果你願意在全班同學麵前向林子蘇道歉,他就可以不用在廣播上道歉了。
陳建明有點不敢相信,趙思雅再次確認的告訴他,他才轉憂為喜,表示自己願意。
最終,這場誹謗風波,在陳建明公開道歉後落下帷幕,一切又恢複了正常的生活狀態。
事後,陳建明申請了休學。
大概也是林子蘇這樣一鬨,本就低自尊的他,更是難以承受,自知以後很難自處。
於是不得不自行退出,選擇留級再學,就是為了避免難堪和尷尬。
陳建明走後,林子蘇就明顯自在了很多。
這件事,無形中也幫林子蘇在班裡立了威,這也讓她迎來了在新港大學進修學習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她開始從一名籍籍無聞的學生一躍成為大家的焦點,加上她自己聰明和勤奮兼備,經過了一年的重壓錘煉和磨礪後,她終於從幕後走到了前台。
在小組中,她取代了原來陳建明的地位,成為中心人物。
後來在趙思雅的一力支持下,成為小組的代表。
再次站在課堂上進行案例分析和講演,積極參與課堂的辯論和輸出自己的觀點。
她漸漸成為班裡的活躍分子之一,加之她年輕,找回自信和信心後,她的優勢和所長就開始發揮出來。
她思維活躍,她不拘泥成見,她積極主動,她沒有階層藩籬,她勇敢無畏,她求知若渴,她不恥下問……
林子蘇那些曾經在常青備受打壓的東西,在這個自由的土壤和課堂上,終於開出了燦爛耀眼的花朵。
當然,雖然學習和辯論時,她敢為人先,鋒芒畢露,當仁不讓。
但課下為人處世時,她也懂得收斂鋒芒,懂得低調做人,懂得讓利於人,懂得互利共贏,這也越發增加了大家對她的欣賞和喜歡。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你越爭越得不到。
可是當你懂得利益交換和合作共贏後,不爭也可得。
林子蘇也越發佩服周亦卿老爺子的高瞻遠矚,他給周氏家族定下的五條家規,那是他窮其一生的人生智慧,那是讓家族永世恒昌的金科玉律啊!
很榮幸,自己在這樣的年華懂得和融會貫通了這些道理,冥冥之中,這便是自己和周瑁遠注定走到一起的力量。
關於林子蘇脅迫陳建明道歉的事,她雖然沒有告訴周瑁遠,也沒有向他求助,但陳建明的事情,周瑁遠從頭到尾都是了如指掌。
他一直沒有動用自己的關係去幫她,也沒有讓王琪去教訓陳建明,就是他了解這個丫頭自己有一套解決問題的邏輯和辦法,萬不得已的時候他不會出手,除非這丫頭向他求助了。
得知這個結果後,周瑁遠既讚賞又欣慰,果然沒看錯這丫頭,內心還不自禁地驕傲地說了一句“不愧是我周瑁遠的女人”,現在有當家夫人的風範了!
到了最後一學期,林子蘇再也沒有了桎梏和約束,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鼓勵和讚賞,又有瀟灑上京大妞趙思雅的影響,她的性情越發變得更加灑脫。
林子蘇一直期待的周瑁遠上課,直到畢業也沒有出現。
後來才知道,他這個“榮譽教授”不需要講課,隻需要貢獻教學大綱的編製,林子蘇既鬆了一口氣,又有些失落。
原本還想在課堂上一睹他的絕代風采呢,那樣的話此生就無憾了,沒想到希望落空了!
最後一學期,課程沒有那麼多,驟然間就輕鬆了下來。
林子蘇聽說可以邊實習邊進修時,便嘗試著投遞簡曆。
沒想到還成了,原本林子蘇可以去熟悉的地產公司,這家地產集團對她的意向最大,給她安排的職務是華南區市場總監。
雖然是總監,但可比崬森的市場總負責的區域和管理權限要大很多,這也是林子蘇最駕輕就熟的行業。
另一家是新加坡的知名谘詢公司,和蔡晉的朝陽公司異曲同工,隻不過它的業務主要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進這家公司也不會太難。
而且這兩家薪酬給的也不低,年薪都在百萬以上。
但是,林子蘇都沒有去,思慮再三,她最終決定去了一個全新的領域——投行公司。
起因就是她在進入新港大學前就一直有涉獵和學習投資理財,也對這個領域充滿了好奇和興趣。
而她要去的那家公司正是摩通大利,這是一家世界級的投行公司在新港設立的東南亞和大中華區的總部。
但是,去這家公司,林子蘇沒有任何職務,就隻是一名普通的實習生,而且還要在各個部門進行輪崗學習。
三個月後,看輪崗成績才決定是否留用。
周瑁遠也很是困惑,問她為什麼選擇投行?
她就調侃說,自己更喜歡有挑戰的工作,不喜歡待在舒適圈,就像和二哥在一起,比和其他男人在一起,更有挑戰性一樣。
周瑁遠被氣笑了,說她真是個有野心的小丫頭。
進入一個全新的賽道,在完全可以輕鬆玩耍的學期以及同學們都開始準備旅遊計劃時,林子蘇卻又忙碌了起來。
因為她又報修了新港大學的金融學研究生專業,開啟了實習和自學的新征程。
周瑁遠勸過她,不要把自己甭得這麼緊,擔心她身體吃不消,現在自己的經濟情況養活她完全沒問題,就算你不希望我養活你,隻要你想,百萬年薪都不是問題。
林子蘇卻說,她喜歡自己處於不斷充電和成長的狀態,錢能滿足的隻是一時,讓自己感到充實、感到快樂,卻是錢滿足不了。
所以呢,不這樣緊一下自己,太閒了,身體反而吃不消呢,更何況金融知識,自己也不算門外漢。
畢竟之前就有廣泛的學習和涉獵,這次也隻是理論加強,順便再拿個碩士研究生學曆,也算是多一項生存的技能,何樂不為呢?
周瑁遠拿她沒辦法,隻得讓王琪多加保護,有問題第一時間告訴他。
一晃就到了畢業,林子蘇的實習業已在兩個月前正式轉正。
她被分到了新港總部下轄的效益最好的華南一部,成為投資部的一名投資經理助理。
帶她的投資經理叫Aam,對林子蘇也非常關照。
林子蘇有任何問題和困惑,他都會知無不言言無不儘,也會不吝傳授他的經驗,這讓林子蘇十分感激。
這還是她來到新港後,除了周瑁遠之外,第二個對自己如此毫無保留的教帶之人。
要知道在最初的一年裡都是備受排擠和打擊,最後這一學期也是自己在狂懟了陳建明以後才有所轉圜。
不過,後來她才明白,這是這家公司的一個重要的企業傳承文化——
它向來實行幫帶製,實習生、助理等新人的酬勞和“師父”綁定、掛鉤,新人的表現越突出越優秀,那麼“師父”也會有高額的獎金報酬。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勵了老人帶新人的積極性。這在林子蘇過往的經曆裡從來都沒有過,所以這也算是二哥說的另一種“開眼界”吧!
在忙碌中,林子蘇也很快就迎來了畢業典禮。
她做到了自己的承諾——她終於像一棵樹一樣,和他並肩而立。
因為她被同學推舉為畢業典禮的代表,上台發表畢業演講。
她在同學們的掌聲中,大踏步走上演講台,她的演講題目就是《人生由我》。
全程都是英文演講——在一年多前,這是她決然不敢想的事情,但是今天她可以自信大膽地脫稿演講。
上台後,林子蘇衝主席台深鞠一躬,那上麵有她一生最仰慕和敬愛的男人周瑁遠。
起身的時候,她深深地望了一眼正抱著蘇蘇的周瑁遠。
周瑁遠則向她微笑頷首,主席台上的校領導也都對周瑁遠投來祝賀的微笑。
蘇蘇看到穿著碩士學士服的媽媽,便不停地向林子蘇揮著小手,一邊稚嫩地喊著“媽媽”。
直到這時,台下的部分同學才覺察出了端倪,進而引起了一陣竊竊私語。
隨即有一個地方就傳來哇的一聲,現場很多人還一臉茫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林子蘇笑著走到演講台,笑顏如花,明媚自信,和一年多前判若兩人。
她看向台下,大方承認道:“沒錯,他,就是我的先生!”
台下不約而同發出哇的一聲,隨即就是爆笑和掌聲。
掌聲中,林子蘇勇敢迎向那雙正深情注視自己的該死的迷人的溫柔的微笑的眼睛。
隨後又望向學生席MBA班的方向,笑道:“思雅,感謝你一直以來對他的欣賞和喜歡,也鞭策著我不敢懈怠學業——”
台下頓時哄堂大笑,趙思雅也是笑彎了腰,一年前在這裡,她曾告訴自己他可能是個gay,現在才明白她那時正在瘋狂吃醋。
“我相信MBA班的同學都知道,思雅是個非常優秀的女生,一般的男人都入不了她的法眼,可是她卻對我的先生發出了由衷的讚美,她讓我相信了我的選擇沒有問題,”
台下又是笑聲一片。
“我的先生,確實很優秀,優秀到讓我一度自慚形穢。你們一定還記得剛入學時,林子蘇是一個什麼鬼樣子,”
台下再次笑翻。
“她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新港大學,這裡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而我卻一無所知,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看到我都得繞著走。
就是這樣一個糟糕透了的林子蘇,卻在開學那天,做出了一個非常自大又愚蠢的決定。
因為就在那一天,我知道了我的先生和新港大學的深厚淵源,我因為害怕被人指著脊梁骨說我是走後門進來的,
所以開學典禮結束,我就給我的先生下了最嚴厲的通牒——那就是在我學習期間,他不能來學校,甚至不能來新港看我。”
說到這裡,林子蘇抬手指向周瑁遠的座位,繼續大方調侃道:“我甚至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他,我也可以!”
台下笑聲泛起。
“事實上,沒有他,我不可以!因為第二天,我就被現實狠狠地打了臉,”又是笑聲一片,“我的盲目自信,讓我正式上課的第一天就吃了大癟。
因為分組時沒人敢要我這個沒有見識的‘劉姥姥’,因為我會拖累大家,會拖累小組的進度和成績,我感到很崩潰和無助。
我一直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堅強的人,從不輕易流眼淚,但是那一天,我無法控製眼淚淹沒自己,最後還是思雅力排眾議邀請我進了他們的小組。
那一天我第一次深刻體會了一個人的‘善意’對另外一個人有多麼大的激勵和鼓舞作用。
也是那天,還有一個人的‘善意’,也讓我刻骨銘心,終生難忘,那——就是我的先生。
那天,他讓我準備了兩個杯子,一個裝滿水,一個是空杯,他讓我給兩個杯子加水,結果可想而知。
他告訴我,最開始做一隻空杯,也未嘗不是件好事,因為空杯才有機會進步和成長。
也是從那天起,我發憤圖強,除了上課時間,我基本上都是泡在圖書館,沒日沒夜的學習。
課堂上沒辦法消化的,我就錄音,課下反複聆聽、分析和複盤,直到完全領會和明白;
知識結構不夠完善,我就記下老師和同學提到的書單和文獻,課後就在圖書館和網上扒拉出來,拚命嚼讀和做功課;
項目案例接觸得少,我就把曆年MBA班的案例教學拿出來研讀和學習,不斷地複盤、推演和總結;
小組討論和課堂辯論不能參與,我就提前準備好各個小組和課堂可能的辯論方案,
讓自己做一個執棋手,既是正方,也是反方,自己反駁自己,自己批判自己,自己推翻自己,自己重建自己……
今天,你們看到我在這裡可以大膽地用英語流利演講,但你們肯定想象不到,一年半前,我連開口的勇氣都沒有。
因為過去的二十多年,我沒有這個語言環境,就算我的GRE成績是321分,我的綜合成績在班級排名前三,
但到了這樣一個純英語的教學環境,我卻還是開不了口,我奮力奔跑的終點,卻是絕大多數同學的起點,
所以在惡補專業課程差距的同時,我還要學習和強化自己的英語演講和聽力能力,第一學期我的耳朵從來沒有摘下過耳機,就連睡覺都戴著耳機跟聽和跟讀。
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我不斷推倒自己,不斷重建自己,讓自己從一個空杯,慢慢續上水,慢慢水滴石穿,慢慢跟上小組的進度,
後來開始參與小組討論,開始嘗試輸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再到參與課堂的自由辯論以及作為小組代表和其他小組激烈對抗,
從一個小白真正入列到了和同學一樣優秀的精英隊伍,我知道,我做到了!”
全場掌聲雷動,林子蘇頓了一下,微微一鞠躬,隨即含笑道:“當然,今天講這些,我並不是要秋後算賬,”台下爆笑。
“而是,這讓我深刻明白了一個道理。困難,挫折,敵人,對手,他們都是一把雙刃劍。
有的人會因此自怨自艾從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則會知恥後勇奮發圖強,就像我們在課堂上。
一定要有正方和反方,缺少哪一方,都難以碰撞出真知的火花。所以,我不僅不能秋後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