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弱,從來不是兵力多寡。
戰爭,不到最後一刻永遠勝負難料。
馬開山部一千人,李筠部兩千人,李曄的親衛都五百人。
加上潼關一千守軍,留下五百,湊足四千。
李罕之三萬大軍,先期被高行周措不及防,擊潰近萬軍。
現在關下有兩萬餘人,已方加上高行周也才七千人。
李曄心中既忐忑又興奮,胸中除了熱血便是豪情。
雖然周圍將領一再勸諫李曄留在城內,但李曄知道,這是他的命運之戰,也是大唐命運之戰!
一個偉大時代的降臨,怎麼可能沒有鮮血的浸染?
不勝則死!
就讓敵人的血見證大唐再次振興的榮耀。
或者,以自己的血為大唐拉下帷幕。
李曄知道自己的行為肯定會被後世很多鍵盤俠嘲諷為魯莽,但此時此地,他怎麼可能置身事外?
隻有和將士們並肩作戰,才能贏得他們真正的尊重!
“殺!殺!殺!”
潼關內爆發震天般的怒吼。
潼關下,敵軍聽到喊聲,有人開始逃走,被李罕之身邊的黑甲騎兵射殺。
營地內,神策軍士氣升到到了。
陛下沒有放棄我們,陛下來救我們了!
瞬息之間,他們身體的疲憊一掃而空,仿佛全身有用不完的力氣。
李罕之獰笑起來,費了那麼大勁,花了那麼大心思,終於把皇帝從烏龜殼裡引出來了。
他不覺得自己會輸,雖然他總是輸。
就像一個賭徒,永遠期待下一把能贏。
殺了皇帝,汴州承諾河中和關中都是他的!
他很明白汴州是在騙自己,但他不在乎,這年頭有地盤就有兵,河陽那塊地太小了,放不下他的野心!
望著天子旌旗,李罕之拔出長刀,指著旗下身披重甲之人,“摩雲軍,取下皇帝人頭!”
麾下三千黑甲騎兵發出野狼一般的嘯聲。
李罕之早前孤身投奔黃巢起家,四處流落,反複無常,勝少敗多,卻積攢了一支黑甲騎兵,名為摩雲軍,號稱精銳,四處搶掠,捕殺百姓的就是這支軍隊,百姓送了李罕之摩雲的外號,李罕之乾脆以此命名。
摩雲軍呼嘯著衝了上去,但他卻跟一支千人重甲兵站在陣列之後。
李罕之凶殘是真的,勇猛也是真的,但都是對弱者和手無寸鐵的百姓。
曆史上,此人絕對當不起李克用的“呂布”評價,屢戰屢敗,完全是李克用一手扶著他,才讓他在河陽站住腳。
這廝剛站住腳,立馬暗中勾搭朱溫,引兵禍害河中。
李曄身披雙甲,被親衛都護在中心。
外圍還有馬開山的一千禁衛軍,見李罕之的黑甲騎兵衝來,立即結陣自守。
潼關下的地勢崎嶇不平,本就是山路,不利騎兵衝鋒。
反而對步軍大有優勢,騎兵的速度提不上來,反而沒有步軍靈活。
摩雲軍還未衝上來,箭雨迎麵而下,數十騎倒下,又絆倒十幾騎。
李筠指揮華州兵結成陣勢,長槍林列,寒芒閃爍。
騎兵們滿眼懼意,畏葸不前,緩緩後退。
李筠怎肯放過他們,大吼一聲“進!”
長槍依陣而進,騎兵更加慌亂,甚至有幾人落馬。
不過四條腿的馬還是跑的過兩條腿的人,見騎兵離去,李筠並未追趕,而是護在親衛軍之側,一同向營寨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