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一章 名士來投_苟出一個盛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苟出一個盛唐 > 第兩百四十一章 名士來投

第兩百四十一章 名士來投(2 / 2)

關鍵這是唐末啊。

沒有能力,扶上去也是害人害己。

朱溫這麼凶殘的人,在長子朱友裕死後,都不敢立其他親兒子,反而有意立養子朱友文。

當然朱友文的媳婦功勞也不小。

“陛下整天魂不守舍的,難道又在想張家的兩個小狐媚子?”見李曄出神,裴貞一大為不滿。

李曄乾笑一聲,“愛妃彆瞎說。”

王建說是要送女兒進宮,卻一直沒有動靜。

拿下朔方之後,拜在李曄麵前有兩條路,一條西進,一條南下。

南下蜀中成強秦之勢的論調,文臣武將們呼聲最高,蜀中天府之國,得之可以養關中。

而河隴在他們眼中屬於化外之地,即使打下來,要轉化為治土,絕非短時間能完成。

一直陪了兩天,科舉基本結束,劉全禮送來及第名單,裴貞一嘰嘰喳喳的吵著要看。

這種國家大事,李曄向來是避諱後宮乾預的。

她若是見到裡麵有裴家人,還不吵翻了天要點他的狀元?

李曄臉色嚴肅起來,丟下一句“不得放肆”,便離去了。

大字排在第一的是崔諤,第二趙觀文、第三楊讚圖,第四才是崔源照。

四人之後排著小字的十七人。

總共二十一人,崔姓就占了四人,韋姓三人,裴姓兩人,世家大族去了差不多一半的名額。

當然,這時代能讀書識字的,也不是普通人家,來參加科舉的更不是普通人。

李曄看了一眼劉全禮,“這是誰讓你送過來的?”

“回稟大家,李公。”

李巨川隻有一個幕僚的身份,但長安城中誰不知道他是皇帝的左膀右臂,甚至有人稱他為布衣宰相,而稱張承業為隱相。

既然是李巨川送來的,想必裡麵的幺蛾子比較少。

“去興慶宮!”

興慶宮裡擺著四張試卷,字跡工整,三個主考官圍著評頭論足,爭論不休。

“怎麼回事?”李曄踏入閣中。

“陛下,這四人各有長短,一時難分高下,故臣等有些許各自看法。”韋昭度資格最老,最先發言。

李曄目光落在長卷上,這還是他第一次看正規的科舉試卷。

按照李曄的要求,重時務策。

唐代科舉策問有三策,李曄簡化為兩策,一文一武。

文題關中疲弱,錢糧不振,人口不濟,如何走出困境?

武題汴賊強逆,天下藩鎮割據,朝廷困守關中,如何破局?

其實文武二題都是一個意思,如何複興大唐。

李曄一一看了四人答論,皆是長篇大論,引經據典,還沒標點符號。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李曄眼花繚亂,還是讓他們粗略講解一下。

四人的武題都是攻取蜀中的老路子,大同小異。

蜀中向來都是關中的後花園,李唐宗室動不動就“南狩”成都。

因此蜀中也就成了大唐臣僚心中的怨念。

主要不同集中在文題上。

簡而言之,崔諤主張降低稅賦,吸引關東百姓入關。

趙觀文主張以朝廷的名義鼓勵嫁娶,生一子賞十雞,二子賞羊,三子賞豬……

楊讚圖主張以聖人教義,化蠻夷為唐人。

崔源照最有意思,立足點不在人,而是稅,主張取消二稅製,隻收秋稅,且隻收糧食,並取消各州各縣私自攤派的雜稅,藏富於民,則人口自然滋茂。

唐朝是沒有探花和榜眼的,隻有狀元,因此競爭極為激烈。

崔源照和楊讚圖的策論最符合李曄的構想,不過看著兩個崔家人,李曄不得不委屈崔源照了,“楊讚圖為狀元,崔源照為榜眼,趙觀文為探花。”

李曄發話了,三人也就沒什麼可爭論的了。

崔諤雖然沒入三甲,但也是排在第四的進士,足以光耀門楣了。

剩下的十七份試卷,李曄大致看了一下,文題差不多就是這四人的路數,隻是沒有四人分析的細致透徹。

至於武題,基本都是取蜀中,仿佛標準答案一般。

科舉有八百多人,李曄還真不信全部都是這個,下令將試卷全部取來。

這一下苦了殿中三人。

不過皇帝的命令誰敢違抗?

過不多時,劉全禮就帶著四個宦官取來試卷。

“陛下,這四個內官都是識字的。”劉全禮道。

李曄心中一動,麵上卻不露聲色,“好,讓他們一同審閱,隻要不是攻打蜀中的,全部挑出來,劉全禮,朕記得你也識字,你也跟著一起挑選。”

劉全禮恭敬道“奴婢遵命。”

李曄盯著劉全禮的後背看了許久,這麼一個不要錢,不要官,用心辦事,體恤上意的太監在身邊,想想還真踏馬的可怕。

這也是為什麼李曄敢用韓全晦,而不敢用他的原因。

難道他想學習張承業?

身為皇帝,必須保持警覺啊。

李曄覺得自己越來越像個有作為帝皇,不好女色,一本正經的投入到複興大唐的偉大事業中。

李曄一邊優哉遊哉的喝茶,一邊自我感覺良好。

人多力量大,一個時辰後,七張卷子被挑了出來。

李曄一一過目,隻看武題,第一張主張投入到昭義亂戰之中,李曄直接揉作一團。

第二張主張取荊襄為己用,還大罵趙匡凝蔡賊出身。

李曄恨不得把這人抓起來吊打一頓。

第三張取唐州。

唐州與均州同屬南陽盆地,富庶自是不必多說,有錢有糧有人,說實話,李曄也想打,但正如陝虢偏離了梁軍的力量核心,唐州同樣也偏離了唐廷的力量核心,吃力不討好,現在唐州聚集了葛從周、王重師、劉知俊等猛將,李曄想啃也要看看自己的牙硬不硬。

第四張倒是挺有創意,大概是參考了馮行襲借道荊襄的策略,提議攻取荊南、鄂嶽、湖南。

這……步子邁的太大,容易扯到蛋。

第五六兩張差不多都是攻打唐州,取其人口錢糧。

看來朱溫得罪的人不少啊,快成公敵了。

看到第七張的時候,這一筆字寫的真磕磣,簡直像是刀子劃在紙上的,大開大闔,跟李曄的字也差不了多少,估計主考官們看了這筆亂字就沒了胃口。

但內容卻讓李曄眼前一亮,東守西攻,經營朔方,大軍全線西進,恢複河隴!

終於、終於有人跟自己內心潛在的想法一致了。

若要軍中一些頭腦靈光之人寫出這樣的答案不難,畢竟內部人士,從幾次李曄出兵的方向不難推測。

打河中、洛陽、陝虢,是要脫離與梁軍的糾纏,積蓄實力。

積蓄實力乾什麼?

士子們受傳統思維的局限,第一個想到的是蜀中,畢竟秦、漢、唐都是按照這個路線走,而且都成功了。

所以能跳出這個局限的人,就相當有眼光了。

李曄連忙撕開糊名,一個陌生的名字,汪士凡。

李曄不記得唐末有這樣的牛人啊?

在看這個名字,李曄心中一震,汪士凡,王師範?


最新小说: 木葉之光 半島:說好一起當夢楠,你玩叛變 香餑餑她超治愈,人脈超廣的! 大明獸醫,開局給朱標續命 報告首長,99年的事情瞞不住了 火影:從截胡美琴開始 海賊之黑暗大將 重回90:金瞳鑒寶發家,全家悔不當初 太監無雙 京婚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