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nbp;突變與準備
在向元由棕熊3號重型裝甲運輸船飛向“伊甸”號的同時,麥卡斯的隊伍也隨即突進到了機庫內,在杜錦看到其內部的空間大小和構造後,他隻感覺到一種震撼
根據飛機維修量及維修項目要求的不同,機庫的平麵布置、建築高度、結構形式也有差異,主要取決於下列諸因素
1同時維修飛機的機型及數量、維修的項目和需要檢修的程度;
2機庫結構高度和平麵布置的要求及限製;
3機庫大門和機庫內吊車、工作平台的設置要求;
4機庫內外消防設施的配置要求;
5場地條件及發展趨勢。
而“伊甸”號機庫中停放著數十架,比藍星上民航客機起碼大四到五倍的采礦飛船,從它們的體型和飛船頂端某種巨大的能量發射裝置來看,這數十架采礦飛船的維修、保養和日常維護成本都遠超杜錦的認知。
而這間機庫的構造也尤為龐大,機庫平麵布置和高度要求都比較特殊,直接影響到機庫的結構形式。由於機庫跨度大,結構自重(主要指屋蓋係統)在全部荷載中所占比例也大,如能減輕結構自重就可獲得明顯經濟效果。
藍星上機庫一般采用鋼結構,因為它具有強度高、重量輕、構件截麵小、具有可焊性、製造工藝比較簡單等優點,故在大跨度結構中采用鋼結構作屋蓋承重體係比較普遍,但那些發出耀眼黑色的合金柱可以讓杜錦確定,這裡采用的絕對是另外一種現世中很可能沒有發現的材料。
整體結構采用的是空間結構體係,它受力好,本身重量輕,能解決某些平麵結構體係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殼體結構、網架結構、懸索結構等空間結構已廣泛用作大跨度建築的屋蓋係統。
總的來說,此時杜錦心中的震撼並不單是科技上的震撼,而是星際聯邦可以在一艘太空船艦內部修建如此巨大的機庫,更何況“伊甸”號隻是一艘民用采礦艦,雖然屬於“宙斯級”巨型艦,但許多艦載武器和艦載戰鬥機都沒有列裝,如果來一艘同樣規格大小的軍艦,杜錦無法想象對方的火力是多麼的恐怖。
畢竟在太空作戰中,近距離“肉搏”的場麵很少出現,除非是雙方科技差距過大,又或者是遠距離攻擊手段短暫失效,否則在戰場異常巨大的太空中,遠距離結束戰鬥是非常平常的事情。
包括星際聯邦的太空作戰軍事教育體係中,遠距離作戰戰術也是被列為首位
由於受太空環境製約,在三維環境下,大編隊被探測到的幾率遠大於小編隊,所以遠距離戰鬥一般發生在大編隊之間。由於能量護罩技術沒有理論基礎,所以基本沒有實現的可能,而大型戰艦的機動性很差,而能量武器的殺傷力巨大,巨艦大炮式的作戰方式等同於自-殺。所以大編隊太空作戰一般以太空母艦艦載機之間的戰鬥為主。等同於現的航母編隊作戰。
直線出擊,隨攻擊路線最短,但並不是最佳選擇。太空空間的巨大、能量武器超遠的射程、大麵積的覆蓋率,決定艦載機突擊距離必將很長,所以攻方必將遭受巨大的損失。
防禦方應隻需采取以下手段,母艦護航炮艦前出到一定距離,利用巨型能量武器向艦載機編隊進行覆蓋射擊,導彈艦同時發射大量導彈進行攔阻,然後母艦施放艦載機。三種攻擊手段的不同,自然形成三個反擊波次,即可給攻擊造成巨大損失。這其中能量武器的光速速度,巨大的穿透力和持續攻擊的能力,使攻擊方艦載機無法實現有效閃避,所以殺傷力也最大。
所以,一般來講,大編隊艦隊相遇,初期雙方通常會在艦炮射程之外長時間對峙,並采取改變隊型等手段,以擴大攻擊麵,減少單位空間內攻擊部隊密度。
在戰鬥初期,由於敵艦載機較遠,艦隊一般采用傘形隊形,火力支援艦位於呈傘形張開,正麵對著攻擊方向,第二層傘麵是由導彈艦等采取可控武器的艦隻組成,太空母艦和後勤支援船一字排開組成傘柄,以頭減少被攻擊麵。
戰鬥後期,當敵方艦載機距離較近時,艦隊一般采取球型編隊,火力支援船等重裝甲艦、重火力艦在最外層,導彈艦等次重艦位於第二層,核心是太空母艦和後勤支援艦。按照太空作戰人道主義原則(這將在後文說明),救護船受主動的攻擊的可能性較小,所以作戰時應遠離戰場,由少量小型艦和艦載機保護,並先行施放救援船做好救援準備,相應的,艦載機攻擊隊型一般以碗型為主,中間凹,四周凸,並空出中心點,以期給已方炮艦留出反擊窗口。同時也可以造成敵方護航艦隊隊型的混亂。
防禦方後發製人所麵臨的主要危險是,一但敵方艦載機突出編隊內部,必然會導致艦隊混戰狀態,會給艦隊造成巨大損失。
等同於地麵戰爭,雙方應留有艦載機預備隊,用來防衛艦隊或進行第二波攻擊。但如果防禦方力量較小,或進攻方艦載機性能突出,一次投入全部力量可能會達到殲滅性效果。這就要看指揮員的自信心和決策能力了。
大編隊作戰其戰鬥力則表現在變換隊形的速度和保持隊形的決心上。優秀的艦長必需具有強烈的犧牲精神和鋼鐵般的神經,能眼看著身邊的友艦一隻一隻的被打爆,仍能堅持保持固定位置。
一句話,大編隊作戰一定要避免近距離作戰,殲敵一千,自損八百,並不是優秀指揮員所應有的素質。
看著有些發呆的杜錦,一旁的李夢妍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笑著說道
“看來杜錦你平時並不會來機庫,說實話我第一次見到這裡的規模也有些吃驚,“伊甸”號是舊時代生產的最大規模的民用艦船,哪怕是和現在聯邦軍隊中的那些“泰坦”級遠洋太空作戰航母相比,也並沒有差多少,比我之前的開創號要大太多了。”
杜錦點了點頭,他環顧了一樣四周,奇怪的是,機庫的地麵上並沒有多少血跡,隻不過有些采礦船好像被某種巨大的力量給撞擊了一樣,機身存在巨大的凹陷,而且遠遠偏離了其劃定的停放區域內,總之,這裡此刻其實安靜的有些可怕。
“夢妍,我覺得這裡有些不對勁,感覺就像是有什麼東西潛伏在黑暗中,準備埋伏我們一樣。”
李夢妍隨即附和的點了點頭,隻不過她並沒有立馬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拉住杜錦減慢速度,拉開他們兩人與麥卡斯隊伍的距離,李夢妍這才看著杜錦說道
“我知道杜錦你的顧慮,但這其實和“伊甸”號的安保機製有些關係,你應該知道,科研甲板配備了許多逃生艙,但為什麼沒有讓機庫的這些采礦飛船代替呢?按照聯邦的改造,機庫這邊為了防止船內發生大規模報警或者外星生物的傳播,在中央安保係統確認艦內安全態勢惡化時,它會在機庫內投放大量的致命毒氣,而且會強行鎖定所有的飛船,麥卡斯作為艦長的權限足夠高,所有才帶我們到這裡來找離開的方法,要是其他的人,恐怕”
她頓了頓才繼續說道
“恐怕會被這裡的自動攻擊裝置給全部殺死,而自從我們進入這裡後並沒有觸發任何的報警,或者來自自動防禦係統的襲擊,一切看起來都非常的順利,但其實我和麥卡斯都清楚,這裡肯定發生了一些事情,但為了穩定軍心,他並沒有說出來,我亦是如此。”
杜錦心中對聯邦的態度又冰冷的幾分,聯邦在排除風險這方麵的做法實在有些慘無人道,要知道它自己擬定的太空交戰原則中,可是以生命安全作為交戰的首要原則的
生命為上原則。由於太空作戰環境的嚴酷性,使救援工作十分困難。由於慣性作用,失事飛船隻能沿固定路線無限的飛行下去,如果遠距離救援,如果采取兩倍速度,仍需耗費比被救船兩倍以上的時間才能趕到。這種救援意義不大。所以,任何在太空中航行的船隻,如遇到遇險船隻,必需無條件實施救援。在艦隊作戰中,傳統上雙方不得對戰損戰艦拋出的成員倉進行攻擊,並有義務不分敵我的實施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