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黨爭_南明義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26章 黨爭(1 / 1)

六月的天氣,已經逐漸變的悶熱,正值夜深之際,孟浚處理完公務後,獨自站在庭院中,吹著徐徐涼風,心中百感交集,在金陵城中待著越久,煩悶之心愈重。

身為後來者,孟浚對曆史預見性的優勢已經逐漸消失,他做的越多,曆史的變數也就越大,未來也就更加的不確定,時間滾滾向前,它不是任人拿捏的橡皮泥,曆史已經變的麵目全非。

在曆史上,金聲恒,李成棟的反正曇花一現,大明中興如泡影般一戳即破,可如今呢,清廷在整個南方的統治,僅存湖廣,四川兩地,而這兩地又非太平無事,大戰暫熄,可小戰不停,這與曆史上金李二人反正後,清廷在南方仍然占據極大優勢不同。

如今南方大部分再無金錢鼠尾之軍將,可這些反正又首鼠兩端的降將,以永曆君臣又能否控製的住,名義上李成棟,金聲恒,乃至孫可望等這些西軍降軍,無一不視明廷如幌子,內部亂紛紛,以孟浚的眼光,永曆朝廷,不出半年,內戰必起。

看著月色輕柔的灑在庭中,孟浚低沉的聲音,喃喃說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這個天下,隻能由我來拯救!”

…………

安龍府。

此時的安龍府行宮中,爭吵聲快要衝破這簡陋的行宮屋頂。

永曆朝臣在這山河破碎,風雨飄絮的時代,儘管狼狽出逃,惶惶不可終日的情況下,卻仍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沒有丟下,那就是黨爭!

北方淪陷,南北黨爭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南方吳黨與楚黨的內鬥。

在李定國擊敗孫器,驅逐孔有德,收複桂林後,永曆帝令諸大臣先詣太廟,誓同心濟國而複河山”,這也表明永曆帝想要群臣停止無休止的紛爭,共同為國事著想的急切之心,可惜根本無濟於事。

屬於吳黨的有閣臣朱天麟,吏部侍郎吳貞毓,給事中張孝起,李用楫,還有王化澄,萬翔,雷德複,陳邦博,四川的程源,廣東的郭之奇等,以及仍在變東督師的總督堵胤錫。

屬於楚黨的主要人物有袁彭年,丁時魁,蒙正發,以及陝西劉湘客,另外,手握擁立之功的瞿式耜也是楚黨代表人物。

雖然朝中也有與兩黨之外的局外人,但一般說來“凡自湖南,廣西隨駕至,出自督師(何騰蛟),瞿式耜門下者,大半歸楚。

楚黨在這永曆小朝廷中相當活躍,其中袁彭年榜標,正綱紀,慎名器,在爭體統,重資格上,糾纏不休。

楚黨鋒芒畢露,意氣用事,在黨爭中很少留有餘地,他們從攻擊陳邦傅起,便拉開了吳楚黨爭的序幕。

陳邦傅是連李成棟都極為鄙視之人,陳邦博原來懼怕李成棟的兵威,暗中呈遞投降書。而當時李成棟對清廷已有所不滿,暫時無心理會陳邦博。

而陳邦博則趁機到處宣揚言“潯,慶二府未經剃發,助比汾陽(汾陽王郭子儀)”。以功高蓋國,自比唐代中興名將郭子儀,他要挾永曆封其為世守廣西。

楚黨率先發難的是金堡,字衛公,號道隱。崇禎十三年進士,官山東臨清知州,隆武朝立,授禮科給事中,至永曆朝,瞿式耜以其才可用,奏請召堡入朝。

剛抵達安龍府的金堡便上書永曆帝尖銳彈劾陳邦傅,馬吉翔二人。

言詞激烈,永曆帝覽奏便極為不快,而首先看到這份奏疏的馬吉翔更是怒氣衝衝,隨即以“為危詞激兩宮,思以陷堡”。引的兩皇太後的出麵過問。

永曆帝隨即擬嚴旨“切責堡,令安靜供職”

但一石激起千重浪,陳邦傅對金堡尤為怨恨,他連上兩道奏疏攻擊金堡,並造謠說金堡當年為臨清知州時“降賊受官逃回”,現從湖南來此,是充當“韃虜間人”。

朱天麟見到陳邦傅的奏疏喜形於色,大笑道“金道隱喜罵人,今亦被人罵倒耶?”

隨後朱天麟按永曆帝的意圖票擬一份聖旨“金堡辛苦何來,朕所未悉。所請監紀,著即會議。”

辛苦何來,是暗用杜甫詩中“辛苦賊中來”之語,這是配合陳邦傅的攻擊造謠,對金堡的誣陷。

丁時魁等見旨後,便忿怒異常,當夜便邀集兩衙門科道十六人,於晨入廷大肆喧噪。公開示威,向永曆帝施加壓力。

這時,永曆帝忽聞科臣鬨朝廷之事,心中大驚,兩手振索,茶遂傾衣,急召閣臣商議對策。

就在眾科臣喧嘩朝廷之時,金堡又上一疏,他采取攻勢,提出要求核實一個繆傳已久的問題,那便是陳邦傅對外行文自稱世守廣西,並說這是皇帝詔書中之語,金堡稱此乃假敕偽造之語。

於是當永曆與閣臣會議時,便發旨意,取陳邦傅原敕複查,果然沒有世守字樣,群臣所攻完全屬實。

最後永曆帝退卻了,發特旨“敕十六位科道門,諭令仍入本衙門辦事,前本另發票擬。”隨後罷黜陳邦博。

楚黨首次出擊大勝,誌滿氣驕,盛氣淩人,袁彭年總是炫耀自己有同謀反正之功。他甚至在永曆帝麵前辯論。

永曆帝辯論不過袁彭年,便以君臣大義約束他。他競然上書道“使去年,惠國公以鐵騎鼓行而西,此日君臣之義安在!”

見到這種上書,永曆帝驚駭異常,持其章泣訴臣下,舉朝失色,見此情景,瞿式耜暗中告誡袁彭年,隨後袁彭年無奈上書請罪,言“愚鈍無知,出言無狀,冒犯天顏,頂撞陛下,實乃大不敬之罪,日後定當言行謹慎,恪守臣節”等等,最後永曆帝無奈下旨削袁半年俸祿,將此事件平息下去。

而此時的楚黨雖氣勢正盛,但在還都南京上,依然與吳黨爭執不下,瞿式耜等人力主當“速還南都,已複天下民望。”

吳黨王化澄則堅決反對,言“孟浚駐大兵於南都,天子駕蹕,恐有漢獻之危局!”

二黨爭論不休,連開十日朝議也不能解決,最後永曆帝實在受不了了,下旨,調撥吳楚兩黨之人,王化澄,金堡,和錦衣衛馬吉翔三人,共赴南都,以探孟之口風。

喜歡南明義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南明義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黑化病嬌男配你不要?那歸我了! 彼岸花開!鬼祖現!三界齊跪拜 星戰之源甲紀元 太空大陸 籃球終點站 九個哥哥團寵我 咦?我不是變態嗎?怎麼成團寵了? 幽魂騎士王的地下城工程 人皇鎮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