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用平炸開濟寧城,這也標誌著戰爭的形態迎來了一次新的走向,火藥將會在未來發揮出更大的效用。
大軍擁進城中,城中之民,無不人心惶惶,瑟瑟發抖,此時濟寧城內,各級官吏早就亂做一團,誰也沒料到會這麼快城池就被攻破。
在周軍入城後,城中抵抗輕微,幾乎大部分軍將都束手而降,隻有駐防北城的魯國男,在濟寧城陷後,率其部衝出城,隻是在周軍的阻擊下圍堵下,逃遁者寥寥。
僅僅一夜後,周軍就徹底控製了濟寧城,俘虜濟寧知府李武德,河道總督楊方興及以下大小官吏十餘人,武職中,濟寧城內以臨清總兵宜永貴為首,其大小軍官近百人。
而在周軍清掃濟寧城時,還發生了一場小插曲,高易率重甲軍掃滅抵抗清兵時,有些疲憊,在南門處的街道駐足休息時,有一老者,不顧一老婦的阻攔,衝了過來。
高易的親衛還以為是刺客,誰知這老者一過來就跪在地上,一路膝行至高易前方,哭喊道“將軍,冤枉啊!”
高易一頭霧水,沒見到這在打仗呢,到處是屍體,你這時候喊冤,這不是看不清形勢嘛。
高易見此沉聲道“老人家,兵荒馬亂的,你趕緊回家待著,有什麼冤的,等安定些了,再來申冤吧。”
那老者,邊哭邊搖頭道“將軍,太平了,就更沒人能管了。”
高易皺著眉頭,道“那行吧,你長話短說,是有什麼冤,速說,本將可沒什麼時間。”
“將軍,小民要狀告刑房司吏趙淳百,他強行玷汙小女,又將我兒隨意羅織罪名,充入獄中,還說,打殺小民如殺一蒼蠅,小民去官府申冤,知縣反將俺打了一頓。”
高易一愣,問道“這個刑房司吏好像不是官,是吏吧?”
那老者急忙點頭,道“是吃官家飯的。”
高易撇撇嘴,還以為是什麼驚天大案,千古奇冤呢,一個小吏,殺了也沒什麼成就感。
這時傳令兵疾奔而來,是命高易儘快率軍前往府衙,高易隨後隨意的給老者留了個信物,又告知自己的名號,表示局勢平息後可以來尋自己。
直到濟寧城徹底安定下來,城中不聞刀兵之聲,那老者拿著信物,一路打聽,居然再次找到了高易。
高易本想派個人將那小吏殺了算了,但想了想,覺得似乎有些不妥,隨後便將此事報於趙用平。
趙用平心中一直懷著濟世安民之誌,聞聽此訊,其深感小吏害民更甚,隨後趙用平親自接見老者,詳細了解情況,老者名為孫三,小吏名為趙淳百,濟寧知縣名為湯歡。
在沉思良久後,趙用平決定在濟寧城升堂斷案,收拾人心,懲治惡吏,趙用平在隨後發往金陵的奏報中,特意向孟浚建言道“治民不如治吏,吏之害,甚於防川!”
為了安撫濟寧城民心,趙用平一麵命人張貼安民告示,一麵張榜,令濟寧城內外百姓,有冤屈者可升冤告狀。
濟寧城更換新主,許多百姓根本不敢,唯有奇冤者方敢上告。
趙用平為了樹立信用,在大街上,親自審問孫三之案。
這等場麵,彆說平頭百姓,便是連軍中大將都不曾見過,一眾大將聽聞趙帥要當縣老爺,親自斷案,都深感新奇,紛紛跑到現場觀摩。
一眾清軍文武官將被看管在旁,許多膽大的百姓在那駐足圍觀。
趙用平坐在太師椅上,前麵桌上,有塊驚堂木,一支朱砂毛筆,旁邊還擺著一方硯台,裡麵殘留著些許墨汁,趙用平坐在這裡,似乎找到了那麼一絲斷案的感覺。
趙用平大喝一聲“傳孫三,趙淳百,湯歡”
濟寧知縣湯歡一愣,本以為自己是湊數的,俗話說,惡貫滿盈,方附郭省城,湯歡在濟寧當知縣,日子過的可不算暢快,腦袋上好幾個頂頭上司都在濟寧,好事輪不上,壞事跑不了。
不過周軍奪取濟寧,湯歡本以為這和自己沒什麼關係,畢竟還有那麼多高個子頂著,怎麼也輪不上自己這個小蝦米,不曾想,第一個居然就把自己給提溜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