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退守關外,雖然從關內掠奪了大批的物資,但是坐吃山空,哪裡還能有多餘的物資來援助蒙古諸部,東蒙古科爾沁部由於已經深度的和清廷上層綁定,還能時不時得到一些物資。
至於漠南諸部,那隻能靠自己了,因為從清廷這得不到好處,而且清廷的影響力也逐漸衰落,所以漠南許多部落,名義上,還臣服清廷,但實際上,暗中都有和乾國商隊進行貿易往來。
孟浚為了搜集草原的情報,也鼓勵商人走出去,也讓青鸞衛準備了一些人手,跟隨各個商隊,或刺探駐軍情報,或繪製地圖,或收買暗探等等。
新朝剛立,各邊鎮的守軍還無人敢將戰略物資流入蒙古以及清廷之中,主要的商品也就是鐵鍋,茶葉,棉布,絹布。
這幾樣商品都是緊俏物,茶葉是蒙古諸部的必需品,鐵鍋和棉布也能換取馬匹和牛羊。
明朝時,鐵料禁止出口,因此有明一朝,蒙古的實力逐漸削弱,就連鐵鍋這樣的商品,草原都無法打造出來。
而對鐵鍋出口一事,孟浚持有限支持態度,也就是對數量進行限製,正所謂,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想要斷了清廷的臂膀,還跟以前一樣,那還怎麼得到草原諸部的信任。
孟浚在占據北京後,倒是想起了曾經為清廷立下汗馬功勞的晉商八大家,不過,等孟浚派人查抄時,那些曾靠販賣物資,情報以資敵的大商人,在清廷退出關內時,就帶著金銀細軟追隨清廷逃出山西。
不過,這些人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到了關外,就好比是小兒鬨市持金,禍雖未至,然福已遠去。
………………
柳州城下。
吳三桂已經沒了脾氣,大軍已經連攻五日,柳州城,巍然不動,吳三桂的心情可謂跌至穀底,每一天,他的部下都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衝擊,可依然未能攻破城池。
是吳三桂保存實力,假裝不出力嗎?至於林士奇所派前鋒將,王富貴認為在他抵達後的那兩日,吳三桂是出了力的。
吳三桂這幾日臉色沒一天是好的,軍中傷員兩千多人,陣亡三千餘人,傷亡如此之大,若是打下柳州也就罷了,結果柳州城的兵力看起來依舊充足。
直到王富貴所部抵達柳州城下,兩日後,才有青鸞衛密報,柳州城中有李成棟心腹,吳文獻一萬七千守軍,而且軍將的家眷都被李成棟控製在手中,並下嚴令,有降者,家眷儘斬,李成棟的威脅,沒有人會認為他是在開玩笑。
王富貴難得的安慰了一番吳三桂,道:“平西侯,勝敗乃兵家常事,彆太放在心上。我老王會替你跟林帥說,你儘力了。”
吳三桂聽的有些憋屈,心裡想著,老子用的著你替我說,林士奇算什麼,他愛信不信。
但吳三桂也從王富貴的語氣中,聽出了好意,好一會,他才悶悶的說道:“那就多謝王將軍了。”
“誒,這都是我應該做的!”王富貴擺擺手,表示不用客氣。
吳三桂看了一眼王富貴,問道:“王將軍是陛下愛將,不知可有破城之方略?”
“這……”王富貴思考片刻後,說道:“說實話,破城之法,關鍵在於知己知彼,吳文獻是李成棟的心腹,守軍又被李成棟所鉗製,強攻,恐怕代價巨大,不如圍城吧,圍到城中斷糧,反正李成棟就這麼幾個地方,先圍死柳州,看誰能耗的過誰。”
聽完王富貴的廢話,吳三桂點頭讚道:“好計!王將軍果然不愧是陛下愛將!”
王富貴雖然說的是廢話,但現在吳三桂還真沒彆的法子,至於炸城之法,那支屢立奇功的土兵,現在還在關中趙用平的手下,等土兵來了,那吳三桂自己已經把柳州圍死了。
炸城是個技術活,不是隨便誰都可以效仿的,挖掘地道沒挖好,地道會塌,位置沒算準,說不定沒炸到城牆,反而炸到城外空地,就算是位置準了,地道也沒塌,火藥沒堆好,城牆照樣炸不塌。
在王富貴抵達的第三日後,林士奇率軍兵臨柳州,作為乾朝中,軍方中的第一人,天子欽定的征南主帥,吳三桂心裡雖不屑此人,但還是上前參拜。
林士奇對這個曾經的上司,毫無客氣之言,問道:“平西侯聲名赫赫,何以頓兵柳州小城?”
吳三桂道:“回大帥,柳州城中有守軍一萬七千眾,而末將手中僅有三萬人,敵有堅城固守,末將強攻五日,部眾傷亡近兩成,將士們已經儘力了。”
林士奇點點頭,表示接受吳三桂的解釋,其實林士奇早就得到吳三桂在柳州城下的戰況細節,林士奇看出了吳三桂歸降,有些心不甘,因此率大軍而來,順便敲打一番吳三桂。
大軍臨城,十餘萬眾,城中的吳文獻從信心滿滿,到現在的惶惶不安,不過,吳文獻也算機智,在林士奇抵達的當日,在乾軍駐營後,當夜,便率柳州城中剩餘的一萬五千餘人,遁逃出城。
吳三桂部將孫文煥聞訊,率騎兵趁夜追擊,不過剛追沒多久,黑夜,馬失前蹄者甚多,孫文煥隻能停下追擊的腳步。
不過,吳文獻也沒好到哪去,等天亮後,吳文獻所部也已經跑散了編製,但吳文獻也不敢停下腳步,隻能粗略的整編一番,隨後大軍繼續向南逃竄。
直到吳文獻逃至南寧時,才清點部眾,竟然跑散了部眾四千餘人,吳文獻雖惱怒,但也不敢繼續呆在南寧等到潰兵集合,而是一股腦的逃往李成棟所在的邊境忠州府。
而李成棟對吳文獻萬餘有人逃出柳州一事,也並不在意,吳文獻的任務大體上已經完成了,擋住了孟浚的部隊十餘日,給自己爭取了更充足的撤退時間。
於是,在集合了吳文獻的部隊後,李成棟率部下朝著安南方向而去,在邊境時,李成棟回望了一眼北方,隨後卻是毫不留戀的朝南麵而去。
如今的天下,雖然永曆還存在,可已經逃入緬甸,李成棟也率大部退入安南,在傳統的漢地諸省中,僅存鄭家,這時,孟浚的使者,也來到了泉州。
感謝大佬的大神認陣o,道人飄零半生,未逢明主,如蒙不棄………………
喜歡南明義軍請大家收藏:南明義軍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