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浚望眼天下,如今的乾朝從地理上來看,短期內能挑戰,而又威脅乾朝的勢力,恐怕也隻有漠西蒙古了。
孟浚有些頭疼,疆域越大,事就越多,遼東的羅刹人,那人少,讓趙用平派小部隊慢慢打,倒是不著急,而征緬一戰,已經是箭在弦上,估摸再過段時間就要開打了,現在孟浚是真的不想在關中又和漠西蒙古有衝突了。
原因便是關中的林士奇急報京師,其言漠西蒙古準噶爾部,台吉僧格正式稱汗,建立準噶爾汗廷。
至此,漠西蒙古正式一統,而統一的準噶爾,便極有可能東進,攻擊漠南諸部,試圖統一草原,而現在的漠南諸部已經歸順乾朝,孟浚搞的盟旗製度正日見成效,因此,他絕不能容忍,僧格過來搞破壞。
孟浚為了以防萬一,又將黃成,以及布爾布哈二將,率兩部騎兵,共四萬人,移駐關中,由林士奇節製,同時,孟浚急令林士奇嚴密監視準噶爾動向,又命青鸞衛多招募牧民,往準噶爾滲透。
而當初漠西蒙古準噶爾部僧格,率眾襲掠關中,雖在林士奇的阻攔下,僧格損失了一小部分的牛羊,以及其餘三部兵力,對準噶爾本部而言,並未損失太大。
準噶爾當時有四萬多騎兵,而漠西三部中,和碩特部約有一萬六千騎,杜爾伯特部和土爾扈特部各有八千多騎,而其他大大小小的部落,也能湊出了個兩萬騎。
在撤出關中時,僧格的兵力就損失了幾百人,而和碩特部就有些慘了,沒了將近五千騎,另外兩部,各自留下兩三千騎的代價,再加上牛羊的損失,出兵關中,可以其餘三部那是損失慘重。
因此,即便僧格拿出元朝的玉璽,再將乾朝視為敵人,僧格想要建立準噶爾汗國以對抗乾朝,在返回漠西後,僧格拿出玉璽,威脅三部臣服。
但和碩特部寧死不屈,斬僧格使者,以堅定士氣,隨後和碩特部,又聯絡杜爾伯特部和土爾扈特部,意圖組建聯軍,以抗僧格。
僧格也確實有頭腦,出兵關中,他知道會對漠西諸部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但對僧格來說,無論勝敗,對他都是好處極大。
本來漠西四部中,準噶爾部就強過其餘三部,更不用說如今其他三部損失慘重,就更不是僧格的對手了。
僧格對和碩特部公然違抗自己,深為憤怒,但僧格沒有被憤怒衝昏了頭腦,和碩特部要聯合草原大小諸部,那僧格自然不會讓其如願。
於是僧格到處派遣使者,拉攏各部,許以各種好處,或以如今準噶爾強大相威脅,大小諸部,多有貪利,或畏懼僧格者。
準噶爾與和碩特部聯軍,在布罕山附近,兩軍交戰,這一戰,準噶爾出動本部四萬騎,大小諸部,一萬六千餘騎,而和碩特部與杜爾伯特部和土爾扈特部,以及一些支持和碩特部的小部落,共計兩萬八千餘騎。
雙方激戰,一場可以決定漠西霸主地位的戰爭打響了,曠野之上,萬馬奔騰,如怒濤拍岸,鐵蹄踏碎平靜,而戰馬的嘶鳴聲,足可震動草原數裡之地。
僧格分兵三路,全線衝擊聯軍,僧格依仗兵力優勢,咄咄逼人的率先進攻,而聯軍一方則是勉力支撐。
直到午後之時,聯軍頹勢明顯,杜爾伯特部於戰場上倒戈,聯軍大敗,僧格趁機揮師掩殺。
隨著日落西山,僧格揮師收尾,派兵清掃殘敵,這場大戰宣告結束,準噶爾部正式稱霸漠西。
布罕山之戰是一場激烈的衝突,雙方投入了大量兵力,結果卻是聯軍大敗,兩萬八千餘騎,損失過半,好在都是騎兵,跑還是能跑出一部分。
聯軍兵敗後,和碩特部與土爾扈特部知道自己部落在漠西的牧場已經保不住了,再待下去,怕是連部落都不能存在了,於是,在兵敗的次日,和碩特部與土爾扈特部,以及聯軍陣營中的小部落,即刻帶著族人東遷。
和碩特部首領合撒兒,決定歸順乾朝,背靠乾朝,合撒兒不信僧格還敢來打自己。
而僧格在擊敗聯軍後,一麵派兵追擊逃跑的兩部,一麵派出信使,通知漠西各大小部落,告訴他們,準噶爾擊敗了聯軍,已經成了漠西草原霸主了。
僧格在巴音河建立了汗庭,正式稱汗,也就是準噶爾汗國,僧格在接收了聯軍撤退時留下的牧場,以及散落的牧民,牛羊,馬匹,其勢大增。
而和碩特部以及撤退的部落,又付出了三千餘騎的代價,才帶著殘餘騎兵,族人,馬匹牛羊等,撤入河套地區,合撒兒向林士奇上表,言願內附乾朝。
而林士奇聞此驚變,當即以六百裡加急信,速遞京師。
而孟浚調兵的舉動,又讓群臣心中有些憂慮。
京城繁花似錦,喧囂之下,有一彆致酒樓,其名回望樓。
一日,翰林院仕讀學士劉勳春,對同席數友道:“近日,京中兵馬調動頻頻,征緬之戰未休,恐關中戰事又起,唉,天子好戰,豈不聞,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席間眾人,皆默然沉思,各懷心事,酒香縈繞,卻難消劉勳春的心頭憂慮。
而在次日,孟浚召見劉勳春,好奇的問道:“朕開國以來,唯有征伐不臣緬甸,調兵關中不過是以防萬一,有備無患,卿何以言朕好戰?”
氣候還未入秋,這些時日還算有些炎熱,但劉勳春聞言,卻是冷汗直流,他沒想到酒樓的中的話,天子竟然能得知。
嚇得劉勳春當即長拜,惶恐道:“臣愚昧,妄議聖裁,實乃口不擇言,絕無他意。陛下神武蓋世,所做所為,皆出於安邦定國之考量,請陛下恕臣狂妄無知之罪,今後定當謹言慎行,恪守職守,不敢稍有僭越。”
言畢,額頭觸地,久久不敢抬起,等待天子裁決。
孟浚哈哈一笑,道:“劉卿,起來吧,朕是馬上天子,自然知道,兵者,凶器也,然,便如宋失燕雲,明失遼東,國賴以地亡,朕用兵,也是為國著想,望卿也要多體諒朕一些!”
喜歡南明義軍請大家收藏:南明義軍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