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號實驗室!
j助手這次受的打擊有些大,整天趴在h助手的肩膀上,有時候h助手有事情離開,就窩在i助手的懷裡,像是受傷的小奶狗似的。
看見j助手這副模樣,就連l助手都舍不得責怪,而那邊的七株綠豆苗,似乎又開了不少綠豆花,大家的心情都開始好起來。
經過接近三天的研究,c教授終於有了初步的結論
我從雄蕊花藥裡提取出少量花粉,生命活性很強;然後又解剖了雌蕊子房裡的胚珠,發育得很正常。
按照我的估計,隻要完成授粉過程,就能發育成為完整的綠豆,並且這種綠豆還可以繼續播種。
當人看到希望,等待的日子似乎也不是那麼的難熬,除了j助手偶爾抱怨幾句,其餘的人都顯得耐心十足,七株綠豆苗,足足結了一百多顆的綠豆,大豐收耶!
貪玩的j助手又開始主動承擔起照顧綠豆苗的任務,因為j助手粗心大意,c教授也不敢布置太繁重的任務,可是讓j助手無所事事,說不準又鬨出些奇思妙想,乾脆讓j助手負責澆水。
j助手一百多株的綠豆苗,喝的水越來越多,我每天累得胳膊都抬不起來了。
看見大家都在休息,j助手有些不滿意的嚷嚷,h助手慵懶的伸著懶腰,如秋後久違陽光般溫暖的笑容綻放,說道“剛剛打我的時候挺有勁兒的,怎麼現在澆水都喊累?”。
j助手頓時沒了脾氣,怨念的看了h助手兩眼,說道“沒水了”。
h助手盯著小池子看了兩眼,發現j助手在瞎嚷嚷,滿滿的一池子水,怎麼就嚷嚷著沒水呢?
i助手甩了甩挑染著幾縷冷紫顏色的短發,打趣著說道“你那雙又大又亮的眼睛,似乎沒有發揮什麼作用,那兒都是水,以為我們隔得遠看不見?”。
j助手剛剛好澆完最後一株綠豆苗,像是泄氣的皮球般坐在i助手身邊,從野外應急背包抽出自己的水壺,在i助手麵前倒了倒,說道“沒水了!”。
確實如此,大家的情況都差不多,壓縮餅乾還可以支持下去,可是水,真的是所剩無幾了。
四個助手的目光都落在小池子裡,雖然池水飄滿了綠油油的藻類,並且散發出難聞的氣味,可是真的要渴死的情況下,還是得喝啊!
這個問題,前幾日兩位教授就已經注意到了,並且已經商量過,找出了一條比較可行的方法。
c教授你們找幾個乾淨的集氣瓶,套在綠豆葉上,過段時間,就會出現水珠,基本是乾淨的。
四個助手頓時精神起來,l助手靈巧的從自己的野外應急背包,翻出不少巴掌大小的乾淨密封醫用塑料袋,說道“這個應該比集氣瓶要好”。
四人歡快的乾活,c教授和d教授穩穩的坐在旁邊,目光不時落在正中間懸掛著的眼球上,始終沒敢去觸碰,隻是任由它,在那兒靜靜的發光。
c教授種植出來的綠豆葉和正常的葉子是一樣的。葉片分成表皮、葉肉和葉脈,而表皮上分布著氣孔,水蒸氣會從綠豆葉子的氣孔散發出來,也就是蒸騰作用。
水在綠豆植株中過濾了一遍,再利用蒸騰作用,我們可以收集到乾淨的水,現在也隻能夠做到這樣子了。
理論很完美,實際很絕望。
j助手等了半天,十幾個巴掌大小的乾淨密封醫用塑料袋,隻有朦朦朧朧的一層水霧,險些氣得哭了起來。
j助手什麼嘛!我覺得半天時間,還不夠兩勺子,我要是哭得大聲點,眼淚都比它們多。
c教授無奈,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水雖然很少,總比沒有好。
h助手露出如秋後久違陽光般溫暖的笑容,問道“兩位教授,有沒有快點的辦法?”。
慢吞吞的,h助手認為自己也算是有耐心的人,可是看著十幾個巴掌大小的乾淨密封醫用塑料袋那層水霧,真是覺得自己的耐心被耗得分毫不剩。
d教授當環境溫度升高,植物需要通過蒸騰作用來降低葉片溫度,所以這個時候的效率,會比較高。
j助手撿起兩根枯樹枝,眼睛亮閃閃的盯著d教授,問道“摩擦生火,要多熱有多熱,不行我晚上抱著它們取暖”。
兩位教授是真的怕j助手在這裡生火,指揮道“這批的綠豆快要成熟了,我們計劃再播種一次,所以你們要將土地清理出來”。
幾人在這個空間待了接近半年,兩位教授還偶爾研究下發光眼球,而幾位助手,隻能通過小洞來來回回的鑽,早就閒得發黴。
i助手好的,我們現在就開始乾活。
l助手我們的壓縮餅乾吃了這麼久,早就膩了,其實多餘的綠豆,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吃?
j助手綠豆銀耳羹、綠豆花生粥、綠豆糖水、綠豆冰沙、綠豆糕、清炒綠豆苗……
h助手還是看實際情況,而且綠豆到底能不能吃?
c教授研究了綠豆差不多大半年,早就將綠豆研究了徹徹底底,說道“綠豆看起來沒有異樣,可是這裡不是z天文科研院,研究深度不夠,其實是不建議吃的”。
啃了大半年的壓縮餅乾,彆說是麵對青青翠翠的綠豆,就是對著幾株索然無味的野草,幾人也能啃出豬蹄的味道,也隻有兩位教授勉強保持理智。
一彎彎枯黃的豆莢爆開,散落了滿地的綠豆,j助手飛快的收集起來,滿滿的收集了兩大袋子,遞到了兩位教授的麵前。
h助手我看捕蠅草這麼矮小,兩大袋子的綠豆肯定夠了吧?
i助手終於可以離開這個鬼地方,我都快要長草了。
c教授看著四位助手灼灼的目光,經過一番艱難的思想掙紮,最終還是決定的說道“再種一次,大概是三個月的時間,我們就可以嘗試出去了”。
四個助手泄氣般的坐在原地,看著兩大袋子的綠豆,又苦哈哈的開始了種綠豆的工作,幸虧已經種過兩次,做起來算是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