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秋崔傕渾身發抖了起來。
關於錦衣衛的傳說,整個朝堂都十分清楚。隻要被請進去的,絕對是沒有完整出來的。
錦衣衛從來不會隨便抓人,一般抓的都是奸細、罪大惡極的犯人、漢奸等等這樣的重刑犯。之前也有幾個罪該萬死的官員被請去錦衣衛喝茶,然後就沒有出現了,家人也被流放。
故而,專屬於大將軍的錦衣衛,變成了一個十分恐怖的機構,讓朝中百官聞風喪膽。
崔傕急忙向劉協說道:“陛下,臣為大長秋,即便是有罪,也該是廷尉來審問,讓大將軍麾下的錦衣衛插手,與朝廷禮法違背,還請陛下三思。”
要是被錦衣衛去查,直接越過朝廷的機構,那絕對會查出很多事情出來。
文武百官也知道此事不能被劉俊得逞。凡事開頭難,隻要有了第一次,那就會有無數次。
“陛下,錦衣衛乃是大將軍親衛,若是參與朝堂,恐怕會引起動亂。”
“還望陛下三思!”
幾個官員還想說點什麼的時候,就發現劉俊笑眯眯地看著他們。這種笑容瞬間讓朝中官員們想起了劉俊的恐怖。
劉俊殺人的時候都是笑眯眯的,而且還不會給其他人留下把柄。
劉俊已經把剛才說話的幾個官員都記在了心裡,將他們的名字記在了小本本上,日後好報複。
官員們瑟瑟發抖,急忙把求救的眼神看向了楊彪和董承。可兩人依舊是如同木頭人一般,一動不動。
現在的朝堂幾乎就是被劉俊給控製了。安插來一個禰衡,不就是為了把百官之中的蛀蟲給挖出來麼?這樣的舉動雖然會動搖百官的團結,卻可以淨化官員的隊伍,楊彪和董承當然是當作看不到了。
楊彪和董承沒有發話,朝中百官就心中一沉。
劉俊也自然是看到了眼前的一切,對劉協說道:“陛下,臣之言是欠妥,不如就問問廷尉覺得如何?”
劉協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看向了廷尉。
廷尉宣璠真的是躺著也中箭,他已經夠低調了,怎麼還遇到了無妄之災啊。
崔傕直勾勾地看著宣璠,希望這位頭鐵的廷尉,可以為了自己反抗一下劉俊。
宣璠的確是頭鐵,在董卓被殺之後,直接怒懟楊彪等人不為人子,沒有匡扶漢室。靠著一份熱血,宣璠一路高升,得到了劉協的認可,現在暫居廷尉一職。
再過幾年光景,宣璠甚至還能夠向三公之位挺進。
現在好了,無端端被劉俊給盯上了,宣璠都不知道找誰哭去。
看到崔傕的眼神,宣璠心中已然有了答案。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你崔傕倒黴,成為了大將軍的一道菜,宣璠可還有大好的人生,光明的前途,何必為了崔傕而得罪劉俊?
於是廷尉宣璠一臉慷慨的說道:“啟奏陛下,大將軍所言甚是!廷尉人手不足,有些事情無法涵蓋。還請陛下治罪!”
劉俊笑了,宣璠是個聰明人。
崔傕的臉如同死了親爹一樣,可他卻不敢有任何的動作。
其餘官員都暗自神傷,又一個同道為了利益和安全而叛變了。
匡扶漢室之路遙遠,同道們還需努力啊。
廷尉都表態讚成了,劉協也沒有什麼意見了,直接下旨道:“著錦衣衛調查崔傕違法亂紀之事。”
崔傕有點軟了,要是自己家中的一切都被錦衣衛給發現了,那就不是一個死字那麼簡單了。
“陛下,臣近日有感身心疲憊,無力為陛下效犬馬之勞,懇請致仕!”崔傕黯然神傷地出來,向劉協請辭。
劉協沒想到崔傕如此果斷。朝堂上的事情,劉協是懂的。一般懇請致士或者乞骸骨,那麼就是豎起了白旗,選擇了投降,尋求最後的一絲體麵。
往常的朝堂,像崔傕這樣的舉動,哪怕是再狠辣的對手,都會給予同意。天子也裝模作樣的挽留一番,最後批準。
能夠站在朝堂上的官員,哪個不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奮鬥而來。一朝致仕,前功儘棄,榮華不在,那種心酸豈會是他人能夠體會。
然而,崔傕實在是想多了。若是彆人的話,可能會給一個體麵,誰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有一天會有同樣的下場。
禰衡則是一個偏執狂,他向劉協高喊道:“陛下,崔傕現在是怕了,尋求致士而躲避罪責。要是天下間的官吏,人人如此,那大漢還有什麼法度可言!?陛下,法不可廢!若是讓此賊逃脫罪責,臣就撞死在這個大殿之上!”
劉協都震驚了,禰衡居然這麼勇,要死在這個大殿上。
後世史書恐怕就會記載著劉協昏庸,禦史禰衡悲憤撞柱而亡。
劉協對於這樣的場景還是第一次見,急忙看向了劉俊。
劉俊真對劉協無語了。什麼事情都要看劉俊的,究竟是劉協是天子,還是劉俊是天子啊?
為了幫助自己的好侄兒,劉俊也進言道:“陛下,等事情調查清楚了,再做決定。”
有了劉俊的提議,劉協也附和道:“就依大將軍所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