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頭,孫策帶著兵馬往江夏撤退。
這一次的戰鬥,讓孫策十分的憋屈。粗略估算了一下,江東軍戰死、受傷、失蹤的人數應該在三千人左右,可謂是慘敗。
孫策哪裡吃過這樣的委屈,完全咽不下這口氣。
孫策還沒有到達江夏城,就遇到了蔣欣。
原來周瑜得知孫策被劉備擊敗,急忙派出蔣欣前來支援,以免戰局糜爛。
正當孫策想要整合兵馬回去報仇的時候,一個騎兵飛奔而來,帶來了一個壞消息。
荊州水軍在蔡瑁的帶領下直撲江夏,江夏危急。
“蔡瑁!你這個慫貨居然來攻打江夏城?該死的,全軍回援江夏城。”孫策也顧不得向劉備報仇了,帶著兵馬迅速趕回。
此時的江夏城正在遭遇荊州軍的猛攻。
蔡瑁的能力是平庸了一點,且非常的怕死,但他卻能夠運用人海戰術,不停地消耗江東軍的兵力。
原本蔡瑁是告病的,不願意出征。可身邊的幕僚卻告訴蔡瑁,現在才是蔡瑁最應該出征的時機。幕僚給蔡瑁營造了一個帶病出征的光輝形象。
這麼好的事情,蔡瑁怎麼可能會拒絕。
果然,蔡瑁“帶兵出征”,給荊州水軍鼓舞了巨大的士氣。
周瑜可謂是吃了大虧。
如果不是讓孫策帶領一萬人出擊,周瑜哪裡會讓蔡瑁如此猖狂?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周瑜能夠保證江夏城不丟,已經算是很厲害了。
直到孫策帶領兵馬趕回江夏城,蔡瑁才收縮兵力,利用戰船的優勢在水麵上發動對江夏城的進攻。
說是進攻,那是蔡瑁以及荊州水軍的說辭。其實就是見勢不妙,跑到江麵上而已。
蔡瑁可謂是把貪生怕死演繹得淋漓儘致。
孫策陰沉著臉回到了江夏城,與周瑜一同會麵。
周瑜急忙詢問了相關的戰況,孫策老老實實地將自己被算計的事情說了出來。
周瑜猛然抓住了一個要點,說道:“看來劉備軍中有能人啊!甚至是軍師。”
“軍師?”孫策疑惑重重。
周瑜向孫策解釋了一番。在周瑜的印象之中,劉備打仗沒那麼多彎彎繞繞,可這一次擊敗孫策,用了不少的計策,並能夠準確地抓住孫策的各種反應。
周瑜相信不可能是劉備想出來的。要是劉備有這樣的能力,他都不用顛沛流離。
事實的真相隻有一個,那就是劉備身邊有大才。
“現在說這個,什麼都遲了!”孫策也坦然麵對事實,隨後對周瑜問道:“我軍接下來要如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