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自然是有計策了,在城牆上布置投石機隻是第一步。
“主公,曹操奸詐,孫策莽撞。但其麾下多有智謀之士,除非援軍及時趕到,否則我軍想要守住襄陽,很是艱難。故而需惑敵、傷敵、疲敵,令其膽顫,方可穩坐泰山。”
諸葛亮繼續說道:“我軍立刻於城牆上豎立投石機。曹操領教過投石機的厲害,必然會將大營後撤。此乃疑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趁此良機,主公與典韋將軍,各率騎兵於南門、西門出擊。待殺到敵軍大營,鼓聲號角齊響!此為傷敵!”
劉俊明白了諸葛亮的計劃,說道:“殺傷敵軍之後,我軍撤回襄陽。而後時不時鼓聲號角聲起,令敵軍夜不能寐。我軍伺機而動!曹操、孫策若是有所大意,必然遭遇重創!”
諸葛亮就喜歡劉俊這一點,這計策說到一半,劉俊就能夠猜到接下來的布置。
諸葛亮恭敬地說道:“主公英明!的確如此!屆時我軍體力充沛,敵軍疲憊不堪。等援軍到達,曹操和孫策若不想敗亡,隻能退兵。”
劉俊不斷地點頭,諸葛亮這樣的計策,太符合他的心思了。
龐統一臉嫉妒地看著諸葛亮,這不就是和他主動出擊的計策一樣麼?隻不過諸葛亮的計策更加完善而已。
同樣都是謀士,但諸葛亮謹慎,計策更為穩妥。不像龐統,一出手就是危機四伏。
計策已定,劉俊二話不說就開始執行。
效率就是第一生命。
劉軍士兵不斷地向城牆上搬運投石機的配件,開始布置起來。
諸葛亮之所以可以這麼快將投石機的配件給準備完畢,還多虧了襄陽城內的世家大族出人出力。
沒有足夠的人手和資源,諸葛亮根本不能及時製作出來。
值得提一句的是其中出力最大的居然要被流放的蔡瑁一族。
由於襄陽城的戰事,蔡瑁一族到現在都沒有被帶出襄陽。
蔡瑁也看到了希望,想拚儘全力討好劉俊,為自己和蔡家爭取一絲希望。
諸葛亮倒是和蔡瑁有著親戚關係,加上黃承彥的勸說,他也把這事向劉俊彙報。
劉俊聽完之後,隻是淡淡一笑,說道:“他倒是懂事。”
諸葛亮卻知道劉俊已經把這事放在了心上,蔡瑁一族終於獲取了一絲的生機。
劉俊就是這樣的人,隻要對他忠心,他就會善待。
諸葛亮也將這個好消息派人告知了蔡瑁。
蔡瑁喜極而泣,總算是抓住了唯一的機會。
而城外的聯軍大營,曹操和孫策收到襄陽城有異動的消息,親自帶著心腹文武出來觀看。
看到城牆上正在搭建的投石機,曹操的瞳孔一縮,冷聲道:“投石機!劉俊終於把他的底牌給亮出來了。”
“投石機!?”孫策也大驚失色。
劉軍投石機的威力巨大,射程也遠。
這一點,天下皆知。
孫策在江東也命人加大研究,看能不能研究出來,可江東的工匠不得要領,進度一直停滯。
程昱、陳宮、荀彧、荀攸、周瑜等智謀之士看到劉俊擺出投石機,知道要想拿下襄陽城,更加困難了。
“劉俊拿出這玩意出來,看來他是要拖時間了。”孫策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為何劉俊要拖延時間,無非就是等待援軍。
曹操深以為然,說道:“投石機的射程很遠。必須要拔營,後退到射程之外,否則劉俊站在城牆上就能夠打到咱們。”
曹軍和江東軍快速拔營,將營地後退到安全的距離。
就在此時,曹操這邊就收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南陽全境都落入了劉軍之手。
因為徐晃、呂布、夏侯惇、於禁等將領都返回到了襄陽。
看著眾多回歸的將領,曹操心中五味雜陳。
劉軍把南陽全境都給拿下了,意味著曹操隻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拿下襄陽,第二個就是撤退。
可曹操又能夠退到哪裡去呢?
“都歸入大營!好好休息!”曹操也不能說什麼,能夠安全回來,已經是幸運了。
呂布等人真的累了,見曹操對他們沒有任何的責怪,心裡更是慚愧。
特彆是呂布,他一直都是認為不比劉俊差,可這麼多年來,也沒辦法幫到曹操太多。
這對心高氣傲的呂布來說是巨大的打擊。
呂布更是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
“不!我呂布還沒老!”呂布心中暗自發誓一定要讓世人重新知道自己的強大。
時間流逝,黃昏時分,對戰雙方默契地停下了戰爭。
落日餘暉,天空一片赤紅。
襄陽城上的劉字旗幟迎風飄揚。
劉俊就這麼站在旗幟之下,平靜地看著這一切,暗道:“如果不打仗,該多好啊。”
喜歡我也是皇叔請大家收藏:()我也是皇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