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皇宮。
烏桓人南下大漢邊境,朝堂震動。
劉協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
文武百官紛紛前來皇宮。
到了大殿,文武百官驚訝地發現,好久沒有出現的河間王劉瑭居然出現了。
郭嘉突然回歸,文武百官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劉協就派人將一部分官員給拿下了。
經過廷尉審問,這幫被抓起來的官員,最終以圖謀不軌定罪。有些罪行嚴重的,直接殺頭。
至於那些空出來的職位,自然是有人頂上去的。
大漢的亂世已經接近尾聲了,官員結構已經運轉熟練。
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當官。
可以說,現在的大漢官場,缺少了誰,都能夠保證良好的運轉。
沮授和田豐依舊坐在了原來的位置上,臉色十分的嚴肅。
烏桓人在這個時候南下入侵大漢,簡直就是在趁火打劫。
當初劉俊把鮮卑人殺得血流成河,草原千裡無人煙,野火燒了整個一個月,大漢的威嚴傳遍所有的外邦蠻夷。
在這樣的前提下,外族都是乖巧的。
匈奴都直接選擇了歸順,漢化工作十分順利,估計幾十年後,天底下就沒有匈奴人了,隻有漢人。
坐在禦座上的劉協非常的憤怒,大喝道:“烏桓人是瘋了!居然犯我大漢邊疆,殺我子民!朕意欲將其亡國滅種,諸位愛卿可有什麼計策?”
文武百官是第一回聽到劉協這麼動怒,還說出了亡國滅種的話來。
楊彪和董承一臉欣慰地看著劉協。這麼多年來,劉協終於硬氣了,有天子的風範了。
劉協的改變可沒有楊彪和董承的功勞,而是劉俊給劉協的成長。
劉俊壓根就沒有限製劉協,反倒是有意地助長劉協的個人想法。學醫就讓劉協去學,還讓劉協可以自由進出皇宮。
此時的劉協無論是見識還是心胸都比原先曆史上的要強很多。
劉協的話音剛落,董承就站出來,說道:“陛下,老臣以為,大漢兵馬多集中在荊揚,如今隻能固守,詢問唐王的意見。”
董承不知道劉俊現在是什麼狀態,但當今天下,所有的軍務都需要唐王首肯。
誰要是亂伸手,下場就是一個死。
看看之前劉協抓了那麼多個官員,他們也僅僅是想要造謠,還沒有真正向軍權下手。
沒想到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
故而剩下的官員們,現在都不敢亂說話了。
沒看到劉俊的父親劉瑭都已經在朝堂上了麼?
劉瑭如果不是來震懾群臣的,官員們都想不到任何合理的解釋。
滿朝文武都看向了劉瑭、沮授、田豐,他們很想知道這三位大佬是什麼樣的態度。
隻見沮授向劉協說道:“回稟陛下,烏桓趁火打劫,我大漢必須反擊。臣建議張合領兵五千支援幽州。固守城池!同時將此事送往南郡,等候唐王的回信。”
田豐直言道:“即刻下令並州、幽州嚴防死守,不可讓烏桓人繼續做大。”
劉協點頭道:“兩位愛卿所言甚是。”
就在劉協將要下旨的時候,劉瑭站了起來。
劉協吃驚地問道:“河間王可有什麼意見?”
劉瑭十分嚴肅地向劉協說道:“陛下,遼東太守公孫度對朝廷忠心耿耿,可下旨讓其包抄烏桓後方!”
被這一提醒,滿朝文武都差一點忘記了公孫一族的存在。
要知道這麼多年來,公孫一族都是鎮守遼東,一直都保持著對朝廷的尊從。
劉俊也沒有對公孫一族進行任何的軍事鎮壓和製裁,反倒是助長其發展。
現在看來,公孫一族的確可以成為製衡烏桓人的力量。
“諸位愛卿可還有計策?”劉協最後詢問了一句。
“遵請陛下聖裁!”文武百官紛紛高喊。
一直以來都是劉俊對外,這幫文武百官哪裡會有什麼計策。讓他們窩裡鬥的話,恐怕還在行。
劉協總算是明白為何劉俊一直看不上這些官員了。
在外族入侵的時候,好歹出點計策啊,一句“遵請陛下聖裁”就完了。
還好劉協早早就認命了,對於文武官員是失望的。
他們要是有能力的話,就不會是現在這樣的局麵。
劉協立刻下旨,按照沮授、田豐等人的建議行事。
而在錦衣衛衙門的郭嘉自然是收到了烏桓人南下的消息。
屋漏偏逢連夜雨!
郭嘉要做的是預防地方上有人叛亂。
人心險惡,郭嘉很清楚那幫平時看起來忠厚老實的混賬東西,在利益的麵前會露出真實麵目。
一個錦衣衛急匆匆地跑進來。郭嘉頓時放下了手頭的工作,詢問道:“何事?”
“回稟大人,主公來信!”錦衣衛激動地將手中的書信給遞上來。
郭嘉愣了一下,隨即狂喜,一把就將書信給拿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