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出身的典韋,早年也是收過小弟的。
自從跟隨劉俊之後,典韋就把當年的小弟都收入當年的東部尉。
現如今,那些小弟都有一官半職,有些甚至為朝廷犧牲了,獲得了追封。
自此之後,典韋也沒有收小弟了。
現在沙摩柯的一番話,倒是讓典韋回想起了年輕時候的崢嶸歲月。
“要當俺的兄弟,俺可把醜話說在前頭。”典韋提醒道:“做任何事情,都要對得起天地良心,大漢律法。要是違反了,俺就要清理門戶了。”
“大哥,小弟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沙摩柯打著包票。
典韋看沙摩柯是蠢了點,但好歹有點武力,日後多加培養,也能夠為劉俊效力。
收小弟的事情就這樣被典韋給搞定了。
接下來,沙吾就將老巢所有的蠻人給搞定了。
蠻人百姓都萬分願意前往漢地。
在深山老林之中,每天都要提心吊膽,還經常吃不飽飯。
蠻人為何時常要去襲擾漢人的村落和城池,不就是他們親眼看到漢人比他們過得好麼?
現在漢人官府,給出了那麼好的條件,有哪個傻子不願意啊。
說乾就乾,典韋立刻派人回去零陵先行安排。
三天過後,沙吾就帶著所有蠻人離開了老巢,典韋為首的劉軍護衛之下,到達了泉陵城。
隨後官府就開始將所有的蠻人登記造冊,給每一個蠻人新的身份。
在這裡,官吏們做了一下小動作,他們要求蠻人們都要填寫自己的漢人姓名。
這個是諸葛亮悄悄吩咐的,若是蠻人不願意,也不需要強求。
幾乎所有的蠻人連漢話都說不清楚,怎麼可能會有漢人姓名了。於是隻能派出會說漢話的來做代表。
除了少數幾個比較頑固的蠻人之外,其餘人等都用了漢人姓名。
這有利於日後的融合。
接下來就是最要緊的安置了。
官府這邊登記造冊的時候,就一定將每一個家庭給安排到了地方上。
蠻人們被分為無數個小群體,然後分散在泉陵城周邊的村莊、城鎮。
到了地方上之後,以家庭為單位,分配住房、田地、種子,及其維持生活的糧食。
官府更是給這些蠻人一些福利,兩年內不用上交賦稅。兩年後,與漢人一視同仁。
沙吾和沙摩柯看到漢人官府的確是信守承諾,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
零陵、武陵本來的人口就不多,有了蠻人百姓充實人口,對於這兩個地方是絕對的好事。
漢人的文化有很強的吸附力和包容性,這些蠻人日後會變得和漢人一樣。
蠻人們也感受到了美好生活,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最讓蠻人歡喜的是,官府居然可以讓蠻人去當兵,待遇和漢人士兵同等,但前提就是會說漢話。
而且官府也宣傳了劉軍的軍功製度,並且以北方的匈奴人作為好榜樣,訴說了成為漢人的大量好處。
一時間,被遷移過來的蠻人百姓拚命學習漢人的文化和語言。
而像沙吾這樣級彆的存在,直接被安排進入了治所內的豪宅居住,繼續享受人上人的待遇。
得到好處的沙吾覺得應該讓所有的蠻人都享受到幸福般的生活,以自己的名義,讓其他蠻人部落加入到漢人的偉大懷抱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沙吾退位,將王位傳給了沙摩柯。
日後不少蠻人在沙吾的引導下,陸續走出了深山。
而沙吾也得以安度晚年,最後得以善終。
如此,皆大歡喜。
而沙摩柯更是直接向自己的好大哥典韋請命,加入了劉軍之中。
劉俊十分重視,特意下令繼續保留沙摩柯的蠻人王位,還讓沙摩柯為裨將,留在典韋的身邊。以後沙摩柯立下戰功,再行賞賜和提升。
沙摩柯聽到這個命令,完全就搞不懂了。
典韋輕輕給了沙摩柯的腦袋一下,笑罵到:“你小子有福氣啊!連主公都知道你的名字,還特意的安排好了。”
沙摩柯是沒見過劉俊的,他很好奇地問道:“老大,主公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啊?可以跟我說說麼?”
本來沙摩柯要稱呼典韋為大哥的,但典韋總感覺彆扭,沙摩柯直接稱呼典韋為老大。
這倒是讓典韋覺得舒服了。
不過後果就是典韋和沙摩柯站在一起,彆人一看這兩人就不是什麼善類。
沙摩柯跟了典韋,沙吾就叮囑其一定要好好為典韋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