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沒想到郭嘉借閱的是歪魔邪道,直接將其丟給了郭嘉。
光天化日之下,郭嘉身上還帶著這種書籍,簡直是喪心病狂了。
郭嘉將其放入懷中,對諸葛亮的行為很是不屑。
都是男人,誰也不要說誰。
郭嘉就不相信諸葛亮以前就沒看過這類的小人書。
要不然,諸葛亮的孩子是怎麼來的?
郭嘉和諸葛亮回去之後,兩人又開始分工合作。
郭嘉將借過來的藏書,按照之前的目錄給整理出來,然後帶著一大堆人手,挨家挨戶地將這些藏書還給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們收到了自己借出去的藏書,他們本來都想過劉俊會還的。
畢竟憑本事借的,為何要還。
現實就是這麼的打臉。
之前很多世家都認為劉俊是要斷了他們文化傳承的根,這些藏書永遠都彆想回來了。
可現在完璧歸趙,世家大族們就完全搞不懂劉俊的想法了。
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幫世家大族就會知道之前的那些藏書被劉俊拿去乾嘛了。
時間流逝,一個月過去了。
在這一個月之中,大漢依舊還是那樣。
除了江東之地和荊州南部還有戰事之外,大漢其餘地方都是很安定。
北方胡人已經被打退,西涼的羌人也被馬騰平定。
大漢也得到了難得的喘息時間,加上近些年來的各種措施,使得農業生產也開始逐漸恢複。
百姓們不說能夠吃飽穿暖,但最起碼不會被活活餓死。
而劉俊也趁著難得的時間,帶著貂蟬和幾個心腹返回了洛陽。
與他一同回來的,還有數十輛馬車。
馬車內裝著的世家大族藏書的印刷本。
劉俊的歸來很低調,隻是簡單地進入皇宮向劉協彙報。
之後的日子,劉俊就安心待在自己的王宮,陪伴家人,教育子女。
帶回來那麼多的書籍,劉俊很自然地讓自己的子女去攻讀。
可憐劉昇等孩子,他們眼巴巴地等著劉俊能夠回來陪他們,誰知道劉俊給他們帶回來了一大堆書。
那數量,即便他們窮儘一生都學不完。
當然了,劉俊回來洛陽的目的,主要就是在洛陽周邊置辦造紙和印刷工坊,將紙張繼續推廣出去。
荊州印刷的書籍,在這一個月之內,不斷地運輸到了北方。
這些精美的書籍,劉俊決定在洛陽、長安、鄴城、濮陽、下邳、潁川等大城市進行售賣。
劉家商隊也在上述的城池之中開辦了商鋪,專門售賣這種新型的書籍。
一切就等著劉俊下達開始的命令。
這一天大朝會,不怎麼早朝的劉協,難得出現在了未央宮,主持朝會。
文武百官對這樣的事情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劉協現在的日子過得不知道多滋潤了。
每天準時出宮去陪伴自己的兒子,回來之後就學習醫術,晚上就陪著皇後一起享受寧靜。
沒有國家大事操勞,不用被人催著上朝,也不用煩惱各地的民生和戰事。
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由。
要不是有皇帝的身份限製,劉協都想帶著自己的妻兒走遍大漢的每一個角落。
“諸位愛卿!”劉協一臉微笑地說道:“多日未見,真是讓朕想念啊。”
文武百官都快無語了。
陛下要是真的願意見到他們,他們無時無刻都會在的。
問題是陛下自己不來啊!
楊彪、董承等老臣能夠見到劉協上朝,已經十分欣慰了。
在劉俊南征的這段時間,是朝中文武最為舒心的日子。
朝廷的重心都在南征之中,相關重要事務都由唐王負責,朝堂的百官就是擺設。
就算他們想要插手,劉俊也不會允許的。
這種拿著俸祿,卻不用做事的生活,不說美妙吧,也可以說是舒坦。
隻要不給劉俊添亂,劉俊願意給朝中百官足夠的體麵。
用點俸祿養著這幫文武百官,劉俊還是願意的。
由於劉協經常不來早朝,突然來了,文武百官都不知道有什麼可以上奏。
實際上,也沒有什麼事情可以上奏。
劉協見文武百官都沉默不語,他笑嗬嗬地說道:“諸位愛卿,朕昨日發現一樣有趣的東西,給諸位看看。”
劉協拍了拍手掌,賽碩就端著一個托盤走進了大殿。
文武百官的目光都被托盤給吸引了。
一份精美無比的《論語》擺在托盤上。
劉俊回到了洛陽之後,第一時間就將最為精美的書籍進獻給了劉協。
由於知道劉協喜歡醫術,劉俊送來的書籍之中,大部分都是醫書。
這可把劉協給樂壞了。
而劉俊也向劉協說了自己的計劃,希望劉協能夠在朝會上將此類書籍做一個大大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