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劉備給了劉封一個破虜將軍之後就沒有下文,整個勢力的文武都知道劉封沒有任何的希望,對劉封是敬而遠之。
劉封現在真的害怕徐庶也離自己而去,那樣的話,劉封日後真的是舉步維艱了。
徐庶現在就是劉封最後的希望了。
而徐庶也在考慮著要不要給劉封指出一條活路。
明眼人都看出劉備已經不把劉封放在心上了,徐庶要是繼續為劉封謀劃,會讓自己陷入兩難之地。
不過早就反叛的徐庶發現這次是讓劉封對劉備離心離德的最好時機。
於是徐庶命人將劉封給請了進來。
徐庶正坐在書房內煮茶,見劉封麵帶愁容,便笑著招手:“大公子來了?快坐,嘗嘗我新煮的茶。”
劉封坐在案前,看著杯中碧綠的茶湯,卻毫無飲茶的心思,開門見山道:“先生,您也看到了,父王稱王之後,府中諸人皆對我避之不及,父王也對我日漸冷淡。”
“我如今就像個多餘的人,再這樣下去,恐怕……恐怕連性命都難保。您幫幫我,我該怎麼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徐庶是沒想到劉封如此急躁,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端起一碗茶,說道:“不急。喝茶!”
劉封愣了一下,但還是耐著心思喝了幾口。
“滋味如何?”徐庶淡淡地問道。
“好茶,就是有點燙。”劉封如實相告。
“哈哈哈!然也!心急如焚,豈能不被所傷?”徐庶大笑了起來。
劉封有點明白,徐庶是在告誡劉封,不能太過著急。
於是劉封拱手請問道:“還請先生指教。”
徐庶放下茶盞,目光溫和地看著劉封,緩緩道:“公子可知晉文公故事?”
劉封有點不解了,問道:“未曾。”
徐庶就知道劉封這廝平時沒怎麼讀書,連晉文公重耳的事跡都沒有聽說。
於是徐庶向劉封介紹道:“昔年晉國國君寵信妖婦,廢長立幼,誅殺太子,重耳遭到迫害,被迫流亡在外,這一流亡,便是十九年。”
“他曾寄人籬下,被曹國君主羞辱;也曾忍饑挨餓,險些餓死在路上;甚至連身邊的侍從,都有過背叛他的念頭。可他從未放棄,無論處境多艱難,始終記得自己是晉國公子,始終心懷歸國興邦之誌。”
“後來,晉國內亂平息,他得以回國,憑借多年流亡積累的見識與威望,整頓朝政,發展國力,最終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讓晉國稱霸諸侯。”
劉封還不算太笨。徐庶說的晉文公故事,和自己現在的處境很是相似。
也就是說,徐庶希望劉封離開成都。
劉封深吸一口氣,說道:“先生是想讓吾離開中樞?”
“然也。”徐庶欣慰了一下,劉封還不算是榆木腦袋,還有救。
“可吾要去哪裡好?”劉封再次詢問。
徐庶拿起案上的輿圖,指著永安的位置,說道:“永安地處益州東部,連接荊州與巴郡,是重要的軍事要地,卻遠離成都的政治中心。你若主動向主公請命,前往永安駐守,一來可避開成都的是非,讓眾人放下對你的猜忌;二來可在永安積累戰功。”
說到最後,徐庶直言道:“最後一點就是尋求關將軍的好感。”
“二叔?”劉封的腦海裡想到了永遠不用正眼看人的關羽。
徐庶重重地點頭,說道:“就是關將軍。主公稱王,劉禪公子為嫡子,你這個義子,便成了眾人眼中‘可能威脅嫡子地位’的存在。”
“公子隻有得到關將軍和張將軍的庇佑,讓他們認可你,公子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其實徐庶也有一句話沒說。要是關羽都覺得劉封不行,那劉封就沒什麼希望了。
當然了,徐庶也料定關羽是看不上劉封的。
去永安這一條路,乃是徐庶給劉封挖的坑。當劉封用一顆真心去討好關羽,關羽不斷鄙視劉封。劉封到時候不黑化都不行了。
而黑化的劉封,就是徐庶留給劉備的一個定時炸彈。
現在的劉封依舊將劉備當成父親。
劉封聽得頻偏點頭,他相信自己隻要努力表現,一定能夠得到關羽的認可。
徐庶頓了頓,又補充道:“晉文公流亡十九年,靠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隱忍與實乾。”
“你如今前往永安,並非逃避,而是像晉文公流亡般,為自己積累資本,為未來鋪路。記住,真正的強者,從不會被一時的冷落擊敗,而是能在低穀中找到向上的道路。”
劉封看著輿圖上的永安,又想起徐庶所說的晉文公故事,心中豁然開朗。
他之前的焦慮與擔憂,皆因看不清處境,如今經徐庶點撥,終於頓悟了。
與其在成都陷入是非旋渦,不如主動離開,去永安闖出一片天地。
劉封站起身,對著徐庶深深一揖,說道:“多謝先生指點!封明白了!我這就去麵見父王,請求前往永安駐守!”
徐庶笑著點頭,說道:“去吧。記住,到了永安,務必謹守職責,安撫百姓,整頓軍備,切勿再因一時的得失而動搖心誌。待你立下功績,主公與眾人自然會重新認識你。”
劉封歡喜地向徐庶告彆,向著劉備所在而去。
徐庶輕笑搖頭,暗道:劉封,你彆怪我,要怪就怪你認了劉備為義父。
喜歡我也是皇叔請大家收藏:()我也是皇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