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從戰馬跳了下來,用最快的速度衝了進去。
門外護衛的士兵想要攔住徐庶,卻被後麵跟著的士兵製止。他們拿出諸葛亮寫的證明,才沒有引發一場巨大的衝突。
徐庶快速狂奔,看到徐母正在縫著一件衣服。若是仔細看來,這衣服似乎是給徐庶準備的。
徐母容光煥發,臉色紅潤。在劉俊的照顧下,徐庶母親過得十分舒坦。
沒有兒子在身邊,徐母隻能每天給徐庶縫製衣服,緩解思念之心。
“娘!”徐庶聲音哽咽,快步走到母親身邊,雙膝跪地,緊緊握住母親的手。
徐母抬起頭,看清來人是兒子,她顫抖著撫摸徐庶的臉頰,淚水順著皺紋滑落,說道:“元直……我的兒,你可算回來了!娘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
母子倆相擁而泣,積攢三年的思念與擔憂,在這一刻儘數釋放。
過了好一會之後,徐庶才攙扶著徐母來到了軟榻坐下。
徐母關心地問道:“元直,你怎麼來到洛陽了?你不是在劉備那裡麼?”
徐庶委婉地說道:“劉備不是明主,孩兒已經離開劉備。”
“能從劉備那脫身,便是萬幸。”徐母神色漸漸平靜,說道:“娘早就說過,劉備雖有仁德之名,卻終究是為了自己的霸業,咱們不適合在他麾下做事。如今你能平安回來,娘也就放心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之前聽說劉備自立為漢中王,還重用徐庶。徐母就非常的憂慮。
自己的兒子居然在協助逆賊,而照顧自己的卻是唐王。這種落差,讓徐母很是無奈。
如今徐庶離開了劉備,徐母心中的石頭也就放下了。
徐庶見母親沒有責怪自己,心中稍安,輕聲說道:“娘,兒子這次回來,就不走了。咱們找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買幾畝薄田,兒子陪著您安度晚年,再也不過問亂世紛爭了。”
可話音剛落,徐母的臉色突然變了。
徐母指著徐庶,聲音因憤怒而顫抖,喝道:“你說什麼?安度晚年?再也不過問亂世紛爭?”
徐庶愣住了,他沒想到母親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連忙解釋:“娘,兒子不是不想報國,隻是如今亂世紛爭,諸侯各懷異心,沒有誰是真正為了大漢,為了百姓。兒子不想再卷入這些權力爭鬥,隻想陪著您好好過日子。”
“糊塗!真是糊塗!”徐母氣得拍了拍桌子,說道:“大丈夫立世,當以身報國。你若是平庸之輩,為娘也不強求。可你徐庶之才,可撼動乾坤,為大漢結束亂世。你卻要隱居山林。”
說到這裡,徐母毫不客氣地說道:“天下諸侯野心勃勃,可唐王呢?唐王一生都為了大漢,為了百姓。老身彆的不知道,但卻知道唐王可以讓百姓吃飽。”
徐庶低頭,他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句話。
“娘知道你在益州受了委屈,也知道亂世之中,想找一個真正為百姓著想的明主不容易。”徐母的語氣緩和了幾分,卻依舊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說道:“這個天下也由不得你隱居山林。唐王也不會讓你這樣的大才給荒廢了。”
徐庶苦笑了。
他當然知道劉俊不會讓自己隱居山林,今日來到洛陽,就是要趁著劉俊還沒有反應過來,迅速離開。
隻是沒想到徐母對劉俊的印象如此之好。
說句實話,徐庶從漢中到洛陽,一路而來,看到了都是一片欣欣向榮、萬物迸發的場景。
百姓們臉上都有笑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益州則是經常有百姓鬥毆,一個個都有菜色,需要靠著強硬的手段才能夠穩定治安。
劉俊和劉備一對比,誰更是明主,壓根就不用說。
“我一背主之人,無顏再次麵對唐王。”
徐庶要是早早投奔劉俊,那就不一樣了。
徐母直言道:“娘知道你孝順,一直掛念老身。你若真的孝順,就該聽娘的話,重拾報國之誌,輔佐劉俊,平定亂世。讓天下的百姓,不再忍饑挨餓,不再骨肉分離。”
徐庶事母至孝,把這句話給聽在心裡了。
“娘,兒子知道錯了。”徐庶再次雙膝跪地,對著母親磕了三個頭,說道:“兒子聽您的話,重拾報國之誌,輔佐劉俊,平定亂世,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絕不辜負您的期望!”
聽到徐庶這句話,徐母就放心了。
徐庶向徐母說道:“離開母親多年,兒子現在就陪陪母親,好久沒有吃母親做的飯菜了。“
“你啊!都這麼大年紀了,還和小時候一樣。對了,你的妻兒呢?”
徐母詢問了一句,在她看來,徐庶應該成家且有子女了。
“母親,孩兒未曾成家。”徐庶有點尷尬了。
徐母都震驚了,說道:“你真是令老身無奈啊!堂堂一個大軍師,這麼多年了,居然都沒有成家。你這是想要你父親的香火在你手裡斷了不成?劉備那個混賬,他就沒有給你安排一些女子?”
徐庶跟著劉備,也沒有什麼心思成家。
後期加上身處於危險之中,徐庶就更加沒有成家的意思了。
徐庶尷尬地說道:“母親,男兒誌在四方,豈能……”
徐母打斷了徐庶的話,說道:“彆跟老身扯什麼大道理。彆人在你這個年紀,兒子都可以成婚了。難得你回來了,這婚姻大事,就由老身來辦吧。”
“養兒一百歲,憂兒九十九!老身為了你這個混賬兒子,真是操碎了心!”
喜歡我也是皇叔請大家收藏:()我也是皇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