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表姑娘要造反!
李淨宇很忙。
從十五歲出宮建府以來,皇帝便稱他已經長大,將他安排在兵部,暫代尚書一職,這一代,便是三年。
兵部掌管著全國武官的選擇、任用和兵籍、軍機、軍令之政,平時便事務繁多,十分忙碌。尤其近年盛朝與北邊的成國時常爆發衝突,在最近一年裡衝突擴大,兩國開始大規模交戰,這令兵部在後勤保障、人員調派以及朝中戰與和的爭執中承受巨大的壓力。
李淨宇是主戰的一派,當戰事焦灼的時候,他要看邊關的戰報,統籌安排全國的將領和士兵,防止彆的地區有人趁機作亂,還要與戶部、工部等部門協調,調配糧草、兵器、醫藥等等保障之物,最燒腦的,是與朝中主和的官員打嘴仗,鬥智鬥勇,簡直心力交瘁。
好在,最近邊關接連傳來捷報,尤其最新一則,震國大將軍霍海之子霍禹率領輕騎深入大漠,繞道成國大軍背後,與霍海所率大軍前後夾擊,殲滅成國主力,俘虜成國主帥。
“王爺,如此看來,這場戰事將要結束了。”莊北戧,安國公世子,現為兵部侍郎,也是李淨宇最得力的助手。
“主力被殲,主帥被俘,成國如今隻有兩個選擇,一是投降議和,二是增派大軍。如今我軍接連獲勝,士氣高漲,成國若戰,我軍亦不會懼,攻下成國都城指日可待。”李淨宇很興奮,他在後方,依然深感榮耀與驕傲。
“若同意成國議和,便猶如放虎歸山,數年之後成國緩過勁來,又是我朝的心腹大患。”莊北戧的手按在那份捷報上,“如今是滅成的好時機,將成國納入我朝疆域,才能一勞永逸。”
李淨宇起身,走到軍略圖前,那上麵繪製著包括盛朝、成國及兩國周邊的疆域。
“成國域內多沙地荒漠,再往北,有凶猛的狼族與鷹族,吞下成國,於我國益處不大,反而令我國直麵狼族與鷹族的攻擊。”李淨宇指著圖紙上,“而今,成國敢屢次犯境,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國缺乏天險,成國人一旦成功渡河,便是一片坦蕩平原,導致每次戰事我國死傷慘重,而成國總能從中劫掠得糧食牲畜。”
他點點紙上一片綿延高山,“我們要的,不是成國的國土,而是將國境線推到這一片山脈,在這裡、這裡和這裡,此乃天險之地設置關口,布置重兵把守,才可保我國萬世太平,敵人莫敢來犯。”
莊北戧凝神看著圖紙,思索著李淨宇的一番話,越是思考,心裡便越是興奮、越是欽佩。
這時,外麵傳來敲門聲。
“王爺,顧姑娘派人送了草莓來,說是今年莊上出產的,送給您嘗嘗鮮。”
“這時節的草莓倒是稀奇。”李淨宇心情正好,過去拉開門,看見下人捧著的鮮紅草莓,拿起一個就要吃。
“王爺不可。”莊北戧伸手阻止,將那草莓接過,那下人行了禮便退下。
莊北戧以銀針一一試草莓。
“下官知顧姑娘對王爺不同常人,顧姑娘不會毒害王爺,但這草莓從顧姑娘手中送出,經過多少人了,從中沒人能擔保此物安全,王爺怎能直接就口?”
“本王一時高興,忘形了。”
莊北戧確定草莓無毒,方才還給李淨宇。
“王爺請用。”
李淨宇招呼莊北戧一起吃,在獲得大捷的消息之後,美味的草莓吃起來也更加香甜。
定國公府內。
顧霜筠檢視著紫苑從莊子上送來的瓜果蔬菜,這些在正常的土地裡應該才發芽的果蔬,在暖棚裡已經結果成熟,一個個還長得嫩生生胖乎乎,看著就美味。
“紫苑姐姐現在是種地的老手了,說起田地呀頭頭是道。”翠黛端著用新鮮蔬果製作的晚膳進來。
“當初我在院子裡種菜隻是圖好玩,卻不想紫苑對這上了心,還在去田莊時與莊頭一見鐘情,就此留在了莊上。”顧霜筠坐到桌前,接過翠黛遞過來的飯碗。
“奴婢第一次見紫苑姐姐和綠意姐姐的時候,覺得她們就該是在閨房繡花彈琴的,如今紫苑姐姐做了莊頭夫人,綠意姐姐做了掌櫃夫人,還都有了孩子,感覺都變了好多,有點像嬤嬤了。”
“這番話可彆對她們說,否則,瞧她們倆不撕你的嘴。”顧霜筠忍不住笑,“你和紅鸞今年也十八了,說說看,你們倆是想做莊頭夫人還是掌櫃夫人呀?”
翠黛替她布菜,回道,“奴婢就想在廚房裡,姑娘把奴婢嫁給灶王爺吧。”
“當心灶王婆婆今晚上來找你算賬。”紅鸞手裡拿著賬本,趁著顧霜筠吃飯的時間,將莊子和店鋪送來的賬向她彙報。
翠黛掌廚、紅鸞管賬、橙子理妝,紫苑和綠意管著外麵的莊子和鋪子,顧霜筠突然發現,自己身邊的五個丫鬟已經到了缺一不可的地步。
“姑娘,蕭公子在問,這營收還是如之前一樣存入錢莊嗎?”紅鸞的問話打斷顧霜筠的思緒。
顧霜筠撥一口米飯,這樣的白米飯,在天災到來時,錢財再多也吃不到。
“我之前讓買田地種糧、建糧倉的事,怎麼樣了?”距離前世的天災隻剩下七年。
“京城近郊的地都在權貴世家手上,紫苑姐姐和姐夫往京城外的城鎮去找。另外在江南魚米之鄉,也置辦下近萬畝良田。”紅鸞翻著賬本,“如今地裡都在春耕,沒有閒置的地。糧倉也按姑娘的吩咐,都選擇在高處、乾燥處建設,去年大獲豐收,咱們的糧倉都裝了足足有八成滿。”
“賺得的銀子繼續買地建糧倉,不要存起來。切記,糧倉務必要建在高處,尤其防潮和通風一定要做好。”
“是。”紅鸞答應著,還是不理解,“姑娘,年年風調雨順大豐收,糧價又低,咱們一直囤糧,這會不會太浪費了?”
“糧食是民生根本,囤它不會有錯。”
以前她想囤糧,是為了在天災到來時,她自己不缺吃。認識李淨宇之後,她便不得不考慮隆武二十年的賑災變故,按她對李淨宇和李文安兩兄弟的了解,她敢肯定前世李淨宇賑災失敗是被李文安陷害,那麼,若是她想幫助李淨宇度過這一劫難,用於賑災的充足糧食肯定不能少。
隻是這些,她無法對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