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
臨安城內喜慶洋洋。這份喜慶,獨屬於新宋朝廷。
汴梁城內一片肅然。這份肅然,專屬於大宋百姓。
臨安皇宮的禦街前,百官穿著嶄新的衣服。他們在等著新宋皇帝的到來。
汴梁皇宮的禦街前,百姓身著白衣,他們在送彆家人的英靈。
吉時已到。
臨安皇宮,錦衣內侍嗓音嘹亮。他高聲喊叫:“新宋皇帝到”
汴梁禦街,七旬老漢語音顫抖。他高聲喊道:“小安大人來了”
趙構在一群宮娥,一群內侍,一群侍衛,大群命官的簇擁下,走上台階。
跨過這九九八十一階梯,他就是新宋的皇帝。
潘小安一手攙著老婦人,一手拉著孩童,慢慢走上高台。
趙構轉身,台階下跪倒一片。
潘小安直麵,高台下百姓與他對望。
“眾愛卿平身”趙構找準了音調。這就是他想要的節奏。
“汴梁城的父老們”潘小安語帶哭腔。這場慘劇,讓他難以平靜。
趙構慷慨激昂:“眾位愛卿,從今日起,新宋建立。你們都是新宋的文武。你們都是新宋的有功之臣。
我為皇帝,願與爾等共同治理新宋。使它興旺發達。”
眾臣山呼。“我等皆忠於陛下,為新宋儘忠。”
潘小安語音低沉:“汴梁父老,與我共祭忠魂。每一個宋人的血都不能白流,惡人必將受到懲處。”
“小安大人,我等皆願與你共同作戰。”
鞭炮聲響,鼓樂齊鳴。
趙構轉身進入皇宮。他的左邊,是以汪博彥為首的文臣。他的右邊,是以韓忠為首的武將。
他們浩浩蕩蕩進入皇宮。
這場麵,看的完顏孔西直搖頭。
宋人禮儀,真是非同凡響啊。這大禮儀,再給金國一百年,他們也學不會啊。
汴梁高台。
潘小安手持寶劍呼喚:“汴梁已安,亡靈速歸。我以血祭,遊魂重生。投胎安國,永世富貴。”
潘小安割破手指,他將鮮血彈出。
煙火騰空,紙錢傾灑。
潘小安走下高台,來到石碑前。
這石碑巨大,需要一十六個人方能抬起。
“送安國亡魂,往生極樂。”潘小安抬起木杠。
盧俊義等人,隨即抬起木杠。
潘小安要將此石碑,立在萬景山上。
這一舉動,贏得汴梁百姓的極大好感。
萬景山可是趙氏皇族的皇家園林。潘小安來汴梁之後,便決定把這座園林,對外開放。
安置忠魂碑,便是他要做的第一步。
從禦街到萬景山,足足有三十裡路。潘小安便決定步行這三十裡。
汴梁百姓,一路跟隨。他們先是哭哭啼啼,繼而開始振奮。
每走三裡,潘小安便命令更換抬碑之人。汴梁城的青壯,都自發前來接替。
“小安大人,你歇歇吧。”
“盧大哥,莫要小瞧了我。”
盧俊義便咬牙跟隨。他弓馬硬功紮實。他不信比不過潘小安。
走到二十裡時,盧俊義有點吃不住勁。他覺得肩膀疼,雙腿走路有些吃力。
盧俊義看向潘小安,見他目視前方,腳步依然堅定。
這讓他十分好奇。“潘小安真的不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