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派出使者之後,又命人將嶽舉調回來。
此時的嶽舉,一路高歌猛進,將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都被他收複。
那些趁亂瓜分勢力範圍的地方豪強,在嶽舉麵前,不堪一擊。
他在荊湖北路與淮西所向披靡,很快就到了汴梁。
這時,嶽舉聽到了韓忠兵敗,梁翡玉被俘的消息。
嶽舉看著汴梁南門,長歎一聲:“這可如何是好?”
韓忠戰敗,江南東路便失去了屏障。安國人肯定會趁機南下。
嶽舉分析的很對。
潘小安沒有去救援汴梁,而是帶兵南下。安字旗過處,江南東路沿線州府投降者眾。
這些地方的人,與朐山,海州和東夷多有商貿往來。
他們從文化,地域和經濟上更加傾向加入安國。
安國大軍行進速度之快,快過了梁翡玉來時的速度。
“小安哥,這些人也太沒骨氣了吧?”
”前川,這才是戰爭。你以為天下真的是一村一縣的拿下來的嗎?
你彆看他們現在臣服安國,戰爭才剛剛開始。”
莫前川似懂非懂。
潘小安稍微給他解惑。“若是咱們攻下的城池,可以隨意製定規則。
可他們是歸附而來,咱們在製定政策時,就要照顧他們的利益和情緒。”
莫前川懂了。“若是如此麻煩。咱們還不如一一打下來。”
“孩子氣的話”潘小安批評。“彆小看了這些地方勢力。他們比新宋朝廷更難戰勝。”
一直到達長江邊。
潘小安總共收複兩府五州六十八縣。他的大軍駐紮在廣陵府。
他站在長江北岸,心潮澎湃。
“小安哥,咱們要渡江嗎?”
“不了,暫時到這裡吧。北麵還有個強勁的對手在。咱們先打敗他們再說。”
莫前川心想:“小安哥還是過不了心裡那一關啊。”
“前川,你留在這裡駐守吧。”
莫前川愣住。“小安哥,你還相信我。”
“當然,我一直沒有懷疑過你的能力。隻是你這家夥,常常得意忘形。”
莫前川感動。“可我要保護你”
“守在這裡,就是對我最大的保護。我已經命令馬春生他們過來。
我要在這裡建一座大的船廠,專做江船。你務必要配合他們,將船廠造起來。”
莫前川答應。
兩府五州六十八縣,潘小安隻抽調了他們一半的兵力。各府的官吏,位置並沒有變動。
這其實不符合潘小安的預想。但彆人投誠了,你還能再打一遍嗎?
潘小安兵到長江,新宋群臣嚇得惶惶不可終日。
他們知道,安國人不同於金人。金人不善水戰,沒有船隻,他們無法渡江作戰。
可安國人不同。他們的造船技術先進,有足夠多的船隻渡江。
“唐翊到了什麼地方?”
“嶽舉到了什麼地方?”
趙構一日三問。他是真的感到害怕。
嶽舉想要揮軍來戰潘小安,卻被汪博彥他們阻止。
現今新宋正與安國談判,你消停點回來得了。
嶽舉被一日三催,連催四天。隻能班師回朝。
他望著長江北岸,黯然神傷。
唐翊從明州府出發。
他們坐上了安國的海船。看到這個海船,唐翊與唐婉都沉默下來。
這樣的海船,到底是怎麼建造的呢?
這個問題,讓他二人費解。
唐婉沒有坐過海船。她暈船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