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文官的力量。
武將打天下,文官治天下。
這些文臣,他們的門生故交眾多。他們的學問流傳的廣。
當他們的學生走上仕途時,他們的主張就得以貫徹。
這些在仕途上的學生,或者為官一方,或者修書立撰。
他們有意的重塑著新的王朝秩序,或者以他們的意誌為一致的秩序。
這些秩序都帶著鮮明的個人特色。
這種影響有好有壞。但更多時候,壞的比好的多。
張三有張三的欣賞,李四有李四的愛好。等王二麻子到時,每個人的臉上,都要點上幾個灰點。
沒有他們能行嗎?
沒有他們不行。
一個人的精力終歸有限。便是有二十四個分身,也無法麵麵俱到。
潘小安不想收留他們。
但還要裝作求賢若渴,以營造天下歸心的模樣。
這些人打仗不行,治理不行。但唯獨在祭祀和禮儀上,十分擅長。
他們很會營造氣氛,那恢宏龐大,那獨立台上,俯視萬方的豪情,誰不喜歡呢?
與其說拜周天子,倒不如說是拜自己到了這樣一個高度。
隻有到了這個高度,才能去祭拜帝王。若是沒有到這個高度,會被天下恥笑。
燃香祭拜,鞠躬致敬。
潘小安身邊已經沒有了人,他們將地方挪開,空蕩蕩顯的他一人獨尊。
王小穎在邊上看著。
她先是為潘小安感到驕傲。她的小安終於走到了這裡。
繼而,她又害怕起來。這樣的潘小安讓她感到陌生。
此時的潘小安就像是潘家村的裡正。
在王小穎眼裡,那裡正就是皇帝。是她十分恐懼的存在。
她臉上的笑容不再。她不喜歡這樣的潘小安。
潘小安祭拜完周天子。
旁邊走出宋臣,遞給他表文。
潘小安打開表文,這應該叫做駢文。上麵全是生僻字。
宋臣們能懷什麼壞心思?
他們隻是想看看這個小農民,識不識字。
潘小安當然不識得。所以他不讀。
潘小安對著守衛的士兵,朗聲喊道:“我的士兵們,鬆開你們的手,讓安國的子民近前來。”
潘小安的命令,沒有一個士兵不聽從。士兵鬆開手,百姓就圍了上來。
潘小安躍下高台,向百姓走去。
“我們安國是你們的安國。我從你們中間來,自然要來到你們中間。
咱們手牽手,心連心,同進退。咱們一起建造一個更好的國度。
這個國度,人們可以自由行走,隨意交談。吃的飽,穿的暖。不用整日勞累,可以拒絕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潘小安一路走,一路說。他牽住的手,又牽住了彆人的手。
這場景,讓那些宋臣麵麵相覷,目瞪口呆。
他們一直走回朝哥城。
這一路走來,朝哥百姓的心,就歸附到安國。
在朝哥百姓眼裡,能夠與他們牽手的君王,一定能讓他們生活的更好。
“小安,你站在高台時,我覺得你很陌生。我很害怕。”
王小穎挽著潘小安的胳膊。她是真的害怕了。
“小穎,我看你離我那麼遠,我也害怕。你知道嗎?那種空蕩蕩的感覺,不是帝王威嚴,而是孤家寡人。”
“我不要你成為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