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河上的橋欄杆都是玉石,你們敢想嗎?”
“樊樓後的小溪裡,流淌的不是水,而是壽眉酒。你們感想嗎?”
“萬福山下,埋藏著趙氏的寶藏。宋王說了,誰先破城,便允許誰去挖。”…
都是紅口白牙說出的話,卻有真有假。而假話總是比真話更讓人信以為真。
這些人如洪流,可以摧毀一切。
宋江知道這股威力。
潘小安也知道。他對此愁眉不展。
麵對正規軍,潘小安可以痛下殺手,可麵對這些百姓,該如何破解呢?
宋江為了讓這些百姓出力,也是下了大本錢。他命顧大嫂多做點好吃的,給這些百姓。
粥要厚,要插筷不倒。餅子要大,最好比人臉還大。
顧大嫂當然會做飯。她熬的粥裡不但有糙米,還有玉米瓜乾大豆。
她做的餅子,不但放了鹽巴,還放了花生油。
這些百姓可吃美了。這還沒打下汴梁,就吃上好飯。這要是打下汴梁,還不是吃香的喝辣的。
百姓喜歡蹲地而食。三個一夥,五個一堆,竊竊私語。
“跟著宋王就是好,有粥喝,有餅吃。”
“沒見識”
“咋啦?你以前吃過這麼好的飯?”
那人悄悄掏出兩條鹹魚。
“哎呦,這可是金貴玩意。”
那人得意。他把鹹魚與眾人分食。那些人也聰明,偷偷把鹹魚放進粥碗裡。
“劉三,這東西哪裡來的?”
劉三鬼頭鬼腦。他一指北麵。“你們還不知道吧?開德府那邊開始分土地啦。”
“消息從哪來的?”
“笨啊。我剛從那邊過來。那邊吃的可比這裡好。”
“咋的,那邊還吃山珍海味?”
“差不多吧。反正一日三餐不重樣。”
“說說看,咋個不重樣?”
“早上就喝羊湯。羊湯配煎餅。”
那幾人咕咚咽口水,手裡的粥不香了。
“中午就是把子肉。那肉和手掌這麼大,配上蒸的乾乾的大米飯。那叫一個地道。”
“晚飯呢?晚飯吃點啥?”
“晚飯是麵條,臊子肉一大勺。那勺子頭比我的拳頭都大。”
“劉三,北邊那麼好,你跑這裡來做什麼?”
“我家族人在這裡。我喚他們過去。要不是看你們是老鄉,我多餘言語。”
“誰去都行?”
“那可不”
這樣的對話,在很多人堆裡都在傳。
兩天後,風雪漸停。
宋江與吳用出來視察。他們覺得人群有了些變化。
“軍師,是不是人少了?”宋江對於外界感知,還是很敏銳的。
吳用捋捋胡須。“公明哥哥,這就是他們的本性。天寒地凍,少些人也正常。
走些膽小鬼,咱們還能省下不少口糧。”
宋江便不再言語。他也覺得人太多了些。
“軍師,咱們什麼時候可以攻城?”
“大雪初停,等雪化道路堅硬,怎麼也得有半個月時間。”
“咱們的糧草還夠嗎?”
“省著點用,還能維持一個月。”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大宋小農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