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福不知該如何接話。潘小安到了今時今日這個地位,能和他說話的人,已經不多。
“唉”王大福長歎。
“咱們跟著小安得了財富,得了名望,得了榮耀。你給我記住,誰都能恨他,咱們不能。誰都能背叛他,咱們不能。
不止你要跟隨他,咱們王家的後人都要跟隨他。”
富貴豈是易得,誰家不曾舍身?
“想那大宋朝,楊家一門忠烈,佘老太君也不過是個一品誥命。
他家的顯赫,比起咱們差的實在太遠。小安出征在外,讓你監理安國。遍看古今,怕也找不出第二個。
你要對得起他的信任啊。”
王大福何嘗不知。他每日勤於政務,就是為了報答潘小安萬一。
王大嫂這一晚說了很多話。
等到天亮,他們從溶洞裡走出來。
“月如,既然小安有安排,就遵照他的安排做吧。”
“嫂嫂”
“我知你心底善良。你莫被悲傷淤憤了心情。以後的路還長,還是要保重身體要緊。”
人活的歲數大了,心也就變得剛硬。眼淚越是容易流淌,反而悲傷越容易排遣。
誰都會離開,隻是早與晚。
金州府碼頭。
驛站馬棚裡的馬,一匹匹精神抖擻。它們都是傳遞消息的驛馬。
金州府百姓自覺的將驛路閃出,隻為讓消息傳達。
百姓們根據馬蹄聲,就知道戰爭是不是勝利了?
因為報捷的戰馬,它的馬蹄聲總是輕盈而動聽。
“報,江口大捷。”
金州府百姓搞不清江口是哪裡?但第二日的安國日報就會有詳細的說明。
江口大捷!百舸爭流展神威,煙火傳訊破敵襲!
“報,哭野河渡口大捷!”
哭野河不哭,浮橋托巨龍。百萬雄師逐西北!
龍柔深諳標題之道。她辦報社已經辦的得心應手。
安國日報剛一麵世,就會被搶購一空。這其中酒樓,茶館,戲院,還專門有個環節叫做每日讀報。
想要聽前線的戰事,想要知道安國發生的奇妙故事。那就等著聽讀報。
報紙的流通,讓百姓對家國方針有了最直觀的感受。
他們是安國的國民,對安國的事務有了參與感。
這一份認同,大大增加了他們對安國的愛。
而能當一名讀報員,成了年輕人最歡迎的職業。
讀報員不限男女。但對學曆與口齒有嚴格的要求。
學曆放在第一要位,這無可厚非。你總不能連字都不認識,就去讀報紙吧。
知識不夠淵博,對報紙裡的精神和含義就不能準確的傳達。
這些都需要學曆做支撐。
再就是口齒清晰。說話像含著麵疙瘩,說話咕嚕咕嚕的,能行嗎?
說話要字正腔圓,聲音要醇厚響亮。尖聲尖調,嗲聲嗲氣都不行。
除了這兩條之外,就是要氣質好,形象佳。
西門慶和武大郎坐在一起,在不看人品,不看財富,不看學問的時候,誰都會多看西門慶一眼。
很多時候,你不得不承認,長的好確實是優勢。
為此,龍柔還專門開設了一個培訓班。專職培訓播報員。
而一旦成為播報員,就有了成為明星的基礎。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大宋小農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