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宋第一次恩科。
它延續了北宋的做法,考試還是以經義,策論為主。
近來新宋詩社蔚然成風,此次科舉便開設詩詞賦科。
而為了對抗安國的科技,趙構還又開設了科技科。
文武並行。
文狀元考完,接著就是武狀元。
這是新宋難得的盛事。整個新宋國民,都在談論此事。
經義以易經,周禮為主,兼有論語與孟子。這考的是默書以闡釋經義。
主要提拔有德之士。
佟眾婿自然在考生之列。他是今科呼聲最高的狀元人選。
而詩詞歌賦上的選拔,考生更多。想憑借一首詩詞飛黃騰達的人,不在少數。
可以說,此時投靠詩社的人,皆是投機取巧之輩。
趙構對此次恩科,是非常重視的。他指派黃潛善為主考官。
秦檜為副主考,負責經義科監考。
秦檜人品方正,博學多才,忠君愛國,友愛同僚,關心黎庶。
乃幾千年不世出的忠貞堅毅,果敢之輩,是為南宋的脊梁骨。
由他當經義科考官,可謂合理至極。
詩詞歌賦課的考官,則由陳與義擔任。他是宣和三年的進士,博學多才的鴻儒。
一句“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便在宋詞界占的一席之地。
至於科技科考官,則由陳規擔任。
陳規本來隻是小小的縣令,隻因發明了竹火槍,打敗叛軍,而被火速提拔。
說來也是湊巧,該著陳規發達。
他剿滅叛軍的事情,被新宋周報的記者得知。
那記者趕忙去往德安府。
在了解到竹火槍的淩厲時,這記者便添油加醋一通書寫,還配有竹火槍的圖案,發表到報上。
趙構那日看報紙,便被這個小故事吸引。更吸引他的,還是文章後的那一段話:
竹火槍乃天賜新宋的利器,今日剿匪安民以為寶,明日剿安收地當為神。
趙構拍案叫絕。
江南之地,彆的東西沒有。這竹子可謂是取之不儘,用之不竭。
若竹火槍真的威力巨大,到時候新宋士兵人手一份。
麵對安國大軍,劈裡啪啦一陣射擊,還不把安國人打的屁滾尿流,魂飛魄散?
趙構趕忙將陳規招到臨安府。
他與陳規一番交談,又看了竹火槍的威力,當即拍板將其提拔為新宋科技直學士。掌管新宋科技院。
陳規平步青雲,受寵若驚。誓要為新宋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他告訴趙構,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想要將竹火槍發揚光大,必須選拔有用人才。
趙構便加了一科,允許陳規自由選拔。
從這一點看,趙構還是很有治國手段的。
而武狀元的主考官,當然由韓忠擔任,副考官則由嶽舉擔任。
有宋以來,武不如文的觀念已有百年。大家對武舉考試,根本沒人在意。
出將怎麼比得上入相。
小孤島,雙安詩社聚會。
再有三日就要科考。這是雙安詩社臨時加的一場考試。
劉安妃與李易安早早來到詩社,忙碌起來。
上一次是煮臘八粥,這一次她們是在蒸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