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送”李易安的心一緊:“你還要吃牛肉包子嗎?”
“吃”張擇端說道:“西城那家味最正。”
李易安便轉身離開。
李易安有銀子,她的月例銀子早有人給她送來。
她與張擇端的待遇一樣,每月都有一百兩。這錢來自安王府,是潘小安自己的銀子。
李易安站在街邊。她裹了裹身上的熊皮套裝。這西北的天氣,實在過於寒冷。
街邊有很多百姓,他們眼巴巴看著路口。
李易安懂,他們也是在等潘小安。
潘小安的黑棗馬出現。
他騎在馬上懶洋洋的,像要去鋤地的小農民。沒有帝王的威嚴,也沒有誌得意滿的孤傲。
“安王”
“安王”…
街邊的百姓喊他。
李易安很奇怪。這些被征服者,這麼快就忘記仇恨了嗎?
李易安當然不知道。
潘小安斬殺的是西夏的王族,又不是西夏的百姓。
反倒是,西夏歸於安國之後,他們的習俗得以保留,他們的枷鎖得以釋放。他們的財產得以保證,他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潘小安向他們揮手,熱情的像鄰居家的大哥哥。
潘小安看到了李易安。
她沒有上前,他也沒有停留。
潘小安張張嘴,李易安看懂了那句話。“人比黃花瘦,海棠依舊。”
李易安則說道:“小安,勝利。”
“他是如此受人愛戴。僅我所見,絕無僅有。”
李易安對潘小安越加好奇。
張擇端隱藏在人群中,他手裡的筆在不停揮動。
這百姓送君的畫麵,可比汴梁河碼頭還要熱鬨。
那清明畫軸,熱鬨背後是汴梁的隱憂,是大宋的亡魂。
但眼前的畫麵,卻是安國的興起,蓬勃的青春。
潘小安看到了張擇端。
張擇端也看到了潘小安。
他看到了潘小安的眼睛,依舊明亮溫暖。
“我的畫,好好畫。”
張擇端則扭過頭,他終歸還是驕傲的。
潘小安哈哈大笑。像個惡作劇的孩子。
百姓不明白,他為何笑。但他們喜歡看他笑,便也跟著笑。
笑容也會傳染。
出了興慶府,西麵的路,一步一景。這每一座城鎮都讓張月如感歎。
她終於明白了,潘小安出征的意義。
“小安,我懂了”
潘小安裹緊披風,張月如就覺得暖了幾分。
“月如,以戰止戰,才是最好的方法。這片土地,血脈相連。大家雖然信仰不同,飲食不同,衣著不同。
但大家都流著一樣的血。理應互相幫助,融洽的生活在一起。”
“小安,我相信你能做到。”
張月如眼裡都是星星。“我相信,你啥都能做到。”
潘小安嘿嘿壞笑:“月如,我還能生個孩子嗎?”
張月如害羞。
她小手擰他。“你當然不能。但我可以…可以幫你啦…”
張月如吹多了西北的風,也變得豪放不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