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安想要征服東扶國。自然也要講究風水,氣運和法寶。
石頭:潘小安有火器。
大棒:潘小安有玄鐵鐧。
魚叉:潘小安便專門製作了一件魚叉。
這魚叉當然不是普通的鐵。它是鋼叉。
任敵人寶刀在鋒利,也休想斬斷鋼叉。
藤拓海愣神。
潘小安手上用力。魚叉就將寶刀挑飛。
藤拓海手無寸鐵。
他沒有了英雄氣蓋。他轉身要跑。
潘小安的魚叉飛起,正中藤拓海的後背。
藤拓海撲倒。
潘小安腳踩在藤拓海背上,將魚叉抽出。
這姿勢像極了魯迅先生筆下,瓜地裡叉猹的閏土。
潘小安就是閏土。他就是小農民。
藤忻子柔腸百轉,肝腸寸斷。她吐出一口血。
“懦弱的東扶國男人,你們的首領死在了你們的麵前。
你們的家園被侵占。你們的女人被掠奪。你們還在等什麼?”
藤忻子悲憤。她手持鼓槌,用力擂鼓。
這是催促進軍的訊號。這是東扶女人不甘的吟唱。
五千忍者兵齊聲咆哮。
他們奔騰著,如海灣被困的鯨魚。他們要將潘小安撕裂。
“劈裡啪啦”的響聲,從潘小安身後響起。
每一聲響,就有一名東扶國忍者倒下。
趙貞帶著一千火槍隊趕了過來。火槍隊每十人一隊。
十人展開,剛好攔住長街。
一組射擊完,一組趕上。
五千忍者兵成了標靶。他們頭上的必勝紅圈,便是靶心。
安國火槍隊訓練時,就是以這種標靶作為訓練的假想敵。
趙貞牽著馱牛來到潘小安身邊。
他跪下身,要做潘小安的踏板。
趙貞對潘小安佩服的五體投地。潘小安是怎麼預測到,有今日一戰的呢?
標靶的高度,紅色圓圈的位置,簡直一模一樣。
安國火槍隊隊員對這個場景太熟悉。他們射擊起來,沒有任何壓力。
藤忻子扔下鼓槌。她眼神渙散,無儘的恐懼與失落。
潘小安是她無法戰勝的對手。是東扶國無法戰勝的對手。
藤忻子拚著一口氣,躍下高轎。她拚命向藤拓海跑去。
火槍隊隊員默契的不向她開槍。
這是安國人性的光輝。
他們不去殺害手無寸鐵的平民。
藤忻子越過潘小安。她趴在藤拓海身上。
這是她最後的倔強。
潘小安一腳踢在趙貞屁股上:“給我滾起來。今日之戰,士兵人人有功。你沒有。”
趙貞羞得臉紅。“安王,我這是在向你表達敬仰之情…”
“拍馬屁沒用。我今日騎了牛。”潘小安拍拍馱牛背。
“趙貞,你知道嗎?你們隻要為安國打勝仗。我為你們牽馬執凳也樂意。”
趙貞感動:“安王,你對我們太好了。”
“你們是安國的勇士。理當如此。去戰鬥吧。”
趙貞指指前方:“安王,戰鬥停止了。”
五千忍者兵全部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