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冬天,沒有和瓊英見麵。瓊英有些憔悴。
她見到潘小安驚喜的眼神裡,帶著一絲幽怨。
潘小安對付瓊英,最有辦法。
“瓊英,海河邊的蘆葦綠嘍。”
瓊英的臉紅。她對潘小安的那一點怨,變成了很多愛。
馬蹄聲疾。
來自安國的三根紅線加急信件。
潘小安有了種不好的預感。
瓊英悄悄拉起潘小安的手:“小安,沒事的。”
“報,急報。”驛兵翻身下馬,向潘小安跑去。
“報安王,燕州府訊息:安國定國大將軍王大福在新羅國役逝。”
潘小安如遭雷擊。腦海一片空白。
瓊英感受到潘小安身體的顫抖。她緊緊攥住潘小安的手。
她無法去安慰潘小安,也無法勸解。這時候,沉默反而更好些。
潘小安歎息一聲。“瓊英”
瓊英接過急報。紅線纏著的是黑布。她打開信筒,裡麵的信件有安陸海的印章,還有張月如的簽字。
瓊英見到“張月如”三個字,便知道,這消息再也沒有虛假。
而張月如簽名時,明顯很激動。那筆跡潦草淩亂,遠不是平日裡的端正工整。
“辛苦你了,下去休息吧。”
驛兵感受到溫暖。他的王,還能關心他累不累。
“小安”
“瓊英,我要回去了。”
“我陪你”
潘小安點點頭:“去吧,把東扶國的人帶上。”
瓊英明白。
潘小安召集的十萬東扶青壯,並沒有解散。他訓練這一支十萬軍,就是為了帶出去。
帶走這十萬人,東扶國便沒有了有生力量。
一些老弱病殘,便無法反抗。
這些老弱之人,生下的孩子,最少需要十五年才能長起來。
有這十五年,足以改變一代人的性格和追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瓊英便去集結士兵。
潘小安寫信給安陸海。運送火炮和火槍到雞林州港。
潘小安則直接從浙潘府出發。
穆瑤得到消息。她對王大福沒有感情。但潘小安的離開,卻令她不舍。
“喂,你要早點回來。我突然發現,沒有你在身邊,我好像有點怕。”
潘小安撩起穆瑤嘴角的發絲:“你是這裡的王,要注意儀表。
你是個堅強的女人。我相信,你能幫我守好這裡。”
穆瑤便有了信心。“放心吧。我會永遠忠誠於你。你是我唯一的男人,唯一的王。”
穆瑤看著潘小安登船。
他的背影有一點點蕭瑟。穆瑤突然心疼。“他會孤獨嗎?”
潘小安站上樓船。他抽出腰間的佩劍:“全員出動,目標新羅。”
“小安大人,小安大人”
每每征戰,士兵還是喜歡這樣喊他。
千帆浩蕩,殺氣騰騰。
新羅國。
韓辰誌得意滿。
就在一個月前,新羅新年的時候,他突然發動了對安國軍營的偷襲。
沒想到,他竟一擊而中。
這一戰,他不但殺死了三千名安國士兵,還搶奪了三十枚火炮,二百餘支火槍。
最讓韓辰得意的是,他竟然俘虜了王大福。
這可真是,真是意外之喜。
韓辰回想起當日的情景:
“王大福,王大將軍,你怎麼會在這裡?”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大宋小農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