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這個胖局長,小安想起朋友王冬,除了臉盤不像,哪都像,這人跟王冬似乎類。不過,笑起來就不一樣了,這人的眼光賊毒,還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淩厲,那架勢就像他麵前的是個罪犯。
警察當久了,看誰都像犯人。
小安並不懼怕對方的目光,區區一個小警察局長而已,第一次見方局長他都不怕,當然更不會怕這個顧福明。假如,假如需要,小安有把握在頃刻間乾掉他,藝高人膽大是也。
更何況,有心算無心,而且,小安也相信,這顧福明肯定不會無緣無故的一見麵就開槍。
“你找我?老家有事?”
麵對這個陌生的漢子,顧福明不由地皺了一下眉頭,因為他對麵前的這個漢子一點印象都沒有,當然,更談不上麵熟,至於親戚,更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在他印象裡,壓根就沒有這個人的影子。
這之前,顧福明當上局長之後,有很多老家的親戚,遠的近的都有,找上來,無非就是這事那事讓他幫忙,顧福明不勝其煩,慢慢地就不願意待見了,大事還能一說,有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實在不值一提,好歹他也是個分局局長,哪能什麼事都管呢,慢待過老家來人幾次之後,事是少了,不過落了個六親不認的名聲。
顧福明才不管呢,六親不認又如何,認了又如何,瞎落忙,就賺個好名聲,問題好名聲有屁用,不當吃不當喝的,還不如小黃魚實在。
官場就是個大染缸,當了局長的顧福明已經不把老家的人當回事了。
麵對眼前來人,顧福明想當然的認為,這人又是來托他辦事的。
雖然不認識來人,顧福明還是顧及一點麵子,畢竟老家來的,可是,對方的話一出來,卻是把他嚇了一大跳。
他派出去四個人,死了仨,還有一個生死未知,車子被打壞在路上。
顧福明不愧當局長的人物,他鼓著雙眼盯著小安裝扮的中年漢子問道:“你怎麼知道的?”
派人出去,顧福明親自安排的,也確實是四個人,在他看來,派四個人對付一個,已經足夠了,派多了就是浪費,可結果不是這回事,四個人竟然死了仨,這什麼情況,怎麼聽起來不像真的。
小安唯唯諾諾的樣子不像是裝的,其實,他心裡早已暗笑不止了,我怎麼知道的,這就是我乾的好事,但是,他不能這麼說。
“我親眼所見啊。”
“你親眼所見?”
這消息太過突然,饒是局長,也夠顧福明費一番腦筋的。
“你的人是不是去太和鎮了?”
顧福明點點頭,他派的人,他當然知道了,隻是,他沒想到,會是這種結果。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可能,誰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槍殺警察,而且一殺就是三個,當然,除了地下黨。問題是,沒說對方是地下黨啊,隻說一個逃犯,當場擊斃即可。
替上司乾臟活,顧福明不是一次兩次,對方這麼一說,他就明白了,就當成臟活了,甚至還覺得這是一次巴結上峰的好機會,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替上峰乾臟活的,他很幸運。
顧福明腦子一懵,就覺得大意了,問題是對付一個人,四個警察綽綽有餘啊,怎麼會這樣呢。
“就在太和鎮邊上,車子和人都在那,我親眼所見,當地的保長不敢動,正好我到城裡辦事,順道就來了,要不是保長是我堂哥,我才不來呢。”
顧福明沒心思考慮這人怎麼直接找到他了,他想的卻是趕緊上報,畢竟這事不是小事,事情沒辦成不說,還搭了三條人命,弄不好他這局長的位子都坐不穩。
“動手的有幾個人?”
雖然接到的信息對方隻有一人,可這麼大的事情,顯然不是一人所為,一人對付四個警察,想想都不可能,肯定人多,中了對方的圈套,不然不會損失這麼大。
“一個人。”
“什麼?一個人?”
顧福明的眼珠子瞪得比牛蛋還大,一個人乾掉他四個人,這也太誇張了吧,那人又不是三頭六臂,一個人乾倒四個帶槍的警察,而且,他派出去的四個人又不是吃屎的,況且給他們暗下命令了,見到人當場擊斃即可,不用請示,辦妥了有賞。
顧福明讓人把這報警的中年漢子帶下去,他要彙報給南京來的馮處長。
作為配合單位,顧福明十幾天時間幫著抓捕了好幾個地下黨,這讓他的功勞簿上添了重重的一筆,對於南京來的欽差大臣,顧福明想當然的把南京來的馮處長當成了欽差大臣,他是言聽計從,對方怎麼指揮他就怎麼辦,有功勞拿,不配合才是傻子。
自己的人死了三個,而且為了配合對方而死,這得讓馮處長給個說法,至少,撫恤金得讓他來出,哪怕不出也行,也得替他說些好話,這年月,哪有白使喚人的,欽差大臣也不行。
得知派出去的警察死了三個,馮寶桐喔了一聲,然後告訴顧福明,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再然後,就掛了電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顯然,馮寶桐氣得不輕。
馮寶桐確實氣得不輕,就差罵顧福明的人是飯桶了,可是,他忍住了,畢竟,對方不直接歸屬他管轄,罵人,似乎不太好,再說,罵人也不解決問題。
但是,馮寶桐卻警醒了很多,這地下黨也不全是尋常人,竟然也有高手。
於此同時,大龍卻到了先知書店。
因為忌憚於閻王的本事,大龍從來不敢跟蹤他,但是,他跟蹤過閻王小組的其他成員,綜合分析後他得知,這條街上的先知書店很可能是地下黨的一個聯絡點。
戲院,先知書店,大豐公司,這三個地方都出現過閻王小組的身影,雖然,閻王小組的人隻在先知書店出現過一次。
一次,雖然說明不了什麼,但是,要是忽略了這一次,那就說明他這個工作做得不合格,用老師的話說,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
更何況,閻王小組從先知書店買的書第二天就出現在閻王的書架上,這絕對不是巧合,而是有意為之。
因為,買書的人不是閻王,而閻王又跟那人從來沒有直接接觸過,所以,綜合各種分析,大龍覺得這先知書店有問題,閻王情報小組很可能通過書店傳遞消息。
這家書店很一般,但是生意卻不錯,不大的三間店麵裡,十幾個顧客在安靜的看書,愛書人的體麵在這一刻展現的淋漓儘致。
大龍不敢打草驚蛇,更何況他沒看出這書店有什麼不同。一個年紀不大的夥計手腳不閒著,正在規整書籍,腳邊打捆的繩子被他團好了,顯然是個心細的人。